物理
烧开水时的“白气”
液化
液化
.
目前市场上有一种热水器叫做“空调热水器”,又名“冷气热水器”,顾名思义,就是可同时提供空调制冷和热水供应的热水器.其最大的好处是相比传统的电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这种热水器非常节能.其原理与普通的空调相似,如图所示.
1、根据图简述这种热水器的工作原理.
2、以下为某种品牌的三种型号“空调热水器”的测定参数(在环境温度20℃,迸水温度20℃时测定):
型号
A
B
C
额定/最高出水温度(℃)
55/60
输入功率(kW)
1.2
1.7
2.8
电源
220V/50Hz
热水产率(L/h)(△t=35±1℃)
120
170
280
环境温度范围(℃)
-10-50
请根据上表数据计算或分析:
(1)根据型号A的热水产率,计算说明为什么这种“空调热水器”比传统的电热水器更节能[水的比热容c
水
=4.2×10
3
J/(kg·℃)];
(2)这种热水器有一种性能参数叫做“能效比”,其定义为:当水吸收Q的热量,电流所做的功为W时,能效比η=Q/W.A型热水器的为多少?
3、若B型与其他两种型号的能效比相同,而出水温度只要求达到45℃时,它的实际热水产率会是多少?
我国南方某些地区有用“番薯、酒曲、水”做原料酿造“地瓜酒”的习俗.首先将番薯煮熟,晾到一定的温度后,把“番薯、酒曲、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经发酵40天左右,其间每天搅拌一、二次;最后在“酒料”中分离山“地瓜酒”.如图是从“酒料”中提取“地瓜酒”的装置示意图.小驯同学利用放假期间,在家协助爷爷完成了酿造“地瓜酒”的最后一道工序
①在小锅中加入冷水;
②取适量酒料放入大锅里加热;
③在大杯中得到“地瓜酒”:
④适时用冷水替换小锅中变热的水;
⑤把“渣”取出.重复以上步骤.
请你说出酿造“地瓜酒”的这最后一道工序中用到了哪些物理知识.
刚倒在杯子里的开水很烫,人们习惯上是先吹几下再喝;冬天写作业手冷,同学们习惯上是不时地向手上哈哈气再写.分别说明这两种做法的道理?
我国南方某些地区有用“番薯、酒曲、水”做原料酿造“地瓜酒”的习俗.首先将番薯煮熟,晾到一定的温度后,把番薯、酒曲、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经发酵40天左右,其间每天搅拌一、二次;最后在酒料中分离出地瓜酒.如图是从酒料中提取地瓜酒的装置示意图.小明同学利用放假期间,在家协助爷爷完成了酿造地瓜酒的最后一道工序:
①在小锅中加入冷水;
②取适量酒料放入大锅里加热;
③在大杯中得到地瓜酒;
④适时用冷水替换小锅中变热的水;
⑤把“渣”取出,重复以上步骤.
请你说明酿造地瓜酒的这最后一道工序中用到了哪些物理知识.
李军同学在实验室模拟“云和雨的形成”,如图所示,请写出整个过程主要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海水发生
汽化
汽化
,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
液化
液化
,形成水珠,收集即可.
下雨前的空气湿度一般比较大,所以空气湿度情况是进行天气预报的一项重要依据.如图所示是一种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温度计.它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组成,其中一个温度计用湿布包起来.(1)请你推测,如何利用这种干湿泡温度计判断空气的湿度情况?说说其中的理由;
(2)试分析,为什么炎热的夏天下雨前人会感到特别闷热?
深秋的早上,小明一觉醒来,长长的伸了个懒腰,慢慢把窗帘拉开,他忽然发现,窗玻璃“流汗”了,满窗都是,像一条条浅浅的小溪,他用手指蘸着水珠,还可以在上面写字呢!同学们,你能解答以下问题吗?
(1)流汗”现象发生在玻璃的
内
内
(选填“内”或“外”)表面.
(2)“流汗”是怎么回事?
(3)自然界中,还有哪些现象与“流汗”的原理相同?
(4)太阳出来了,小明中午放学回家,发现玻璃上的“汗”没有了,“汗”去哪儿了呢?
(2013·潍坊)用电热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夏天打开冰棒纸时,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也出现“白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第一页
上一页
93
94
95
96
97
下一页
最后一页
29530
29533
29535
29537
29539
29541
29543
29545
29547
2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