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2010·孝感模拟)如图,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2)、B(-5,0)、C(-1,0).
(1)请直接写出点A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2)将△ABC绕坐标原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A
1
B
1
C
1
,再将△A
1
B
1
C
1
以C
1
为位似中心,放大2倍得到△A
2
B
2
C
1
,请画出△A
1
B
1
C
1
和△A
2
B
2
C
1
,并写出一个点A
2
的坐标.(只画一个△A
2
B
2
C
1
即可)
(2010·平谷区二模)如图,在方格纸(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中,我们称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为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图形称为格点图形.如图中的△ABC称为格点△ABC.
(1)如果A,D两点的坐标分别是(1,1)和(0,-1),请你在方格纸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直接写出点B,点C的坐标;
(2)把“格点△ABC图案”向右平移10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以点P(11,4)为旋转中心旋转180°,请你在方格纸中画出变换后的图案.
(2010·平房区一模)△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1)将△ABC向右平移6个单位,作出平移后的A
1
B
1
C
1
;
(2)画出△ABC绕点0顺时针旋转90°后的△A
1
B
2
C
2
.
(2010·荔湾区模拟)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在所给直角坐标系中解答列问题:(1)分别写出点A、B两点的坐标;
(2)作出△ABC关于坐标原点成中心对称的△A
1
B
1
C
1
;
(3)求出△ABC的周长.(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
(2010·鼓楼区二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①与图形②关于点P成中心对称,
(1)画出对称中心P,并写出点P的坐标;
(2)将图形②向下平移4个单位,画出平移后的图形③;
(3)请具体说明图形③经过怎样变换可直接得到图形①.
(2009·菏泽一模)在下面的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中按要求画出图形并解答:
(1)先将△ABC向下平移5格得△A
1
B
1
C
1
,再将△ABC以点O为旋转中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A
2
B
2
C
2
;
(2)请在图中以点O为坐标原点,建立适当直角坐标系,写出此时点A
2
、B
2
、C
2
的坐标.
(2008·天河区一模)如图所示,在单位长度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已知Rt△DAE,∠A=90°,将△DAE绕
点D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DCF(∠C=90°),再将△DCF沿DA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后得到△ABH(∠B=90°).
(1)画出△DCF及△ABH;
(2)AH与DE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
(3)若AH与DE相交于点G,求AG的长.
(2008·双峰县模拟)△ABC在方格纸中位置如图所示
(1)请在方格纸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得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2,-1)、B(1,-4),并求出C点的坐标;
(2)作出△ABC关于横轴对称的△A
1
B
1
C
1
,再作出△ABC以坐标原点为旋转中心、旋转180°后的△A
2
B
2
C
2
,并写C
1
,C
2
两点的坐标;
(3)观察△A
1
B
1
C
1
和△A
2
B
2
C
2
,其中的一个三角形能否由另一个三角形经过某种变换而得到?若能,请指出什么变换.
(2008·江宁区一模)如图是9×7的矩形点阵,其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相邻的两格点间的长度都是1个单位,以这些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称为格点三角形.请通过画图分析、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中画出以AB为边且面积为3的一个格点三角形(记为△ABC);
(2)将你所画的三角形绕着点A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记为△AB′C′).
(2008·德化县质检)如图:已知△ABC的顶点A、B、C的坐标分别是A(-1,-1)、B(-4,-4)、C(-1,-4).
(1)作出△ABC关于原点O中心对称的图形;
(2)将△ABC绕原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A
1
B
1
C
1
.画出△A
1
B
1
C
1
,并连接B
1
C,求出△A
1
B
1
C的边B
1
C上的高.(精确到0.1)
第一页
上一页
88
89
90
91
92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054031
1054034
1054036
1054042
1054043
1054046
1054050
1054052
1054055
1054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