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作图题
小明不小心在一个三角形上撒一片墨水,请用尺规帮小明重新画一个三角形使它与原来的三角形完全相同.(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雨伞的中截面如图所示,伞骨AB=AC,支撑杆OE=OF,AE=
1
3
AB,AF=
1
3
AC,当O沿AD滑动时,雨伞开闭,问雨伞开闭过程中,∠BAD与∠CAD有何关系?说明理由.
如图1,A,B两个建筑物分别位于河的两岸,要测得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从B出发沿河岸画一条射线BF,在BF上截取BC=CD,过D作DE∥AB,使E,C,A在同一条直线上,则DE的长就是A,B之间的距离.请你说明道理.你还能想出其他方法吗?请把你的设计画在图2上.
在新修的花园小区中,有一条“Z”字形绿色长廊ABCD,如图,AB∥CD,在AB、BC、CD三段绿色长廊上各修建一凉亭E、M、F,且BE=CF,M是BC的中点,E、M、F在一条直线上.若在凉亭M与F之间有一池塘,在用皮尺不能直接测量的情况下,你能知道M与F之间的距离吗?试说明理由.
如图是雨伞开闭过程中某时刻的截面图,伞骨AB=AC,支撑杆OE=OF,AE=
1
3
AB,AF=
1
3
AC,当O沿AD滑动时,雨伞开闭,问雨伞开闭过程中,∠BAD与∠CAD有何关系?请说明理由.
已知如图,要测量水池的宽AB,可过点A作直线AC⊥AB,再由点C观测,在BA延长线上找一点B′,使∠ACB′=∠ACB,这时只要量出AB′的长,就知道AB的长,对吗?为什么?
为了测量河的宽度,如图,在岸边取了点A、B,又确定了AB的中点为D,且AB满足AB⊥BC(BC为河宽).试问应该再怎样做,就可依据“角边角”公理,不渡河而测量出河宽呢?
防洪堤坝在抗洪救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右图中的四边形ABCD是一防洪堤坝的横截面,已知AE⊥CD,BF⊥CD,∠D=∠C,DF=CE,请说明AD=BC的理由.
如图,两根旗杆AC,BD相距10米,旗杆AC高3米,且AC⊥AB,BD⊥AB,一同学从B点出发向A点走去,当他走到点M时,发现自己刚好走了3米,此时他仰望旗杆的顶点C,D,又发现两条视线CM=DM.
(1)求旗杆BD的高为多少米?
(2)两条视线CM,DM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探究问题
(1)方法感悟:
一班同学到野外上数学活动课,为测量池塘两端A、B的距离,设计了如下方案:
方案(Ⅰ)如图1,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直接到达A、B的点C,连接AC、BC,并分别延长AC至D,BC至E,使DC=AC,EC=BC,最后测出DE的距离即为AB的长;感悟解题方法,并完成下列填空:
解:在如图所示的两个三角形△DEC和△ABC中:DC=AC,∠
ACB
ACB
=∠
DCE
DCE
(对顶角相等),EC=BC,∴△DEC≌△ABC
(SAS)
(SAS)
,∴DE=AB(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即DE的距离即为AB的长.
(2)方法迁移:
方案(Ⅱ)如图2,先过B点作AB的垂线BF,再在BF上取C、D两点使BC=CD,接着过D作BD的垂线DE,交AC的延长线于E,则测出DE的长即为AB的距离.请你说明理由.
(3)问题拓展:
方案(Ⅱ)中作BF⊥AB,ED⊥BF的目的是
作∠ABC=∠EDC=90°
作∠ABC=∠EDC=90°
;若仅满足∠ABD=∠BDE≠90°,方案(Ⅱ)是否成立?
成立
成立
.
第一页
上一页
62
63
64
65
66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050244
1050252
1050258
1050262
1050267
1050268
1050278
1050283
1050286
1050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