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2013·澄江县一模)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是反比例函数
y=
2
3
x
(x>0)图象上一个动点,以P为圆心的动⊙P始终与y轴相切,设切点为A.
(1)如图1,动⊙P与x轴相切,设与x轴的切点为K,求此时⊙P的面积.
(2)如图2,动⊙P与x轴相交,设交点为B、C.当四边形ABCP是菱形时,求此时⊙P的面积.
(2013·朝阳区二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kx-2的图象与x、y轴分别交于点A、B,与反比例函数
y=-
3
2x
(x<0)的图象交于点
M(-
3
2
,n)
.
(1)求A、B两点的坐标;
(2)设点P是一次函数y=kx-2图象上的一点,且满足△APO的面积是△ABO的面积的2倍,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2012·重庆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边OC在x轴上,OA在y轴上,已知AB=2,BC=1,将矩形OABC沿x轴翻折,点B刚好落在双曲线
y=
m
x
(m≠0)
上的D点,直线AD与双曲线在第二象限交于点E.
(1)求双曲线
y=
m
x
(m≠0)
和直线AD的解析式;
(2)求△DOE的面积.
(2012·永春县质检)如图,一次函数y=
1
2
x-2的图象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
(1)直接写出A、B两点的坐标;
(2)P为线段AB上的点,过P作PQ∥OB交x轴于点C,交反比例函数
y=
k
x
(k>0)
的图象于点Q,已知四边形OBPQ为平行四边形,△OQC的面积为3.
①求k的值和点P的坐标;
②连接OP,将△OBP绕点O逆时针旋转一周,在整个旋转过程中,点P能否落在反
比例函数
y=
k
x
的图象上?请你说明理由.
(2012·宜昌模拟)已知梯形ABCD的中位线是EF,它的面积S和底AD的长度a都是固定不变的.中位线EF和底BC的长度分别是y、z,高为x(如图1),其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其图象如图2所示,y是z的一次函数,
其图象如图3所示.
(1)求y与x的关系式;
(2)求y与z的关系式.
(3)求a和S.
(2012·新乡模拟)如图,点P(4,3)是双曲线y=
k
1
x
上一点,过点P作x轴、y轴的垂线,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交双曲线y=
k
2
x
(k
2
>0)于E、F两点.
(1)k
1
=
12
12
,四边形PAOB的面积S=
12
12
;
(2)试判断AB与E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012·相城区一模)如图,已知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M(-2,-1),且P(-1,-2)为双曲线上的一点.
(1)求出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
(2)观察图象,写出正比例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若点Q在第一象限中的双曲线上运动,作以OP、OQ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OPCQ,求平行四边形OPCQ周长的最小值.
(2012·西湖区一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坐标分别为(8,4),(0,4),点C,
D在x轴上,C(t,0),D(t+3,0)(0<t≤5),过点D作x轴的垂线交线段AB于点E,交OA于点G,连接CE交OA于点F
(1)请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线段AE与EF的长;
(2)若当△EFG的面积为
12
5
时,点G恰在
y=
k
x
的图象上,求k的值;
(3)若存在点Q(0,2t)与点R,其中点R在(2)中的
y=
k
x
的图象上,以A,C,Q,R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R点的坐标.
(2012·五通桥区模拟)如图,一次函数y=
1
2
x-2的图象分别交x轴、y轴于A、B,P为AB上一点且PC为△AOB的中位线,P
C的延长线交反比例函数y=
k
x
(k>0)的图象于Q,S
△OQC
=
3
2
,
(1)求A点和B点的坐标;
(2)求k的值和Q点的坐标.
(2012·吴中区一模)如图,四边形OABC是面积为4的正方形,函数y=
k
x
(x>0)的图象经过点B.
(1)求k的值;
(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将正方形OABC放大,使变换后的正方形OMQN与正方形OABC对应的比为2:1,且正方形OMQN在第一象限内与函数y=
k
x
(x>0)的图象交于点F、F,求经过三点F、B、E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第一页
上一页
82
83
84
85
86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077730
1077733
1077736
1077739
1077742
1077745
1077747
1077749
1077752
1077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