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2008·庆阳)如图(1)是夹文件用的铁(塑料)夹子在常态下的侧面示意图.AC,BC表示铁夹的两个面,O点是轴,OD⊥AC于D.已知AD=15mm,DC=24mm,
OD=10mm.已知文件夹是轴对称图形,试利用图(2),求图(1)中A,B两点的距离(:
676
=26).
(2008·丽水)为了加强视力保护意识,小明想在长为3.2米,宽为4.3米的书房里挂一张测试距离为5米的视力表.在一次课题学习课上,小明向全班同学征集“解决空间过小,如何放置视力表问题”的方案,其中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方案新颖,构思巧妙.
(1)甲生的方案:如图1,将视力表挂在墙ABEF和墙ADGF的夹角处,被测试人站立在对角线AC上,问:甲生的设计方案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2)乙生的方案:如图2,将视力表挂在墙CDGH上,在墙ABEF上挂一面足够大的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可计算得到:测试线应画在距离墙ABEF
1.8
1.8
米处.
(3)丙生的方案:如图3,根据测试距离为5m的大视力表制作一个测试距离为3m的小视力表.如果大视力表中“E”的长是3.5cm,那么小视力表中相应“E”的长是多少cm?
(2007·益阳)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上,李老师带领学生去测教学楼的高度.在阳光下,测得身高1.65
米的黄丽同学BC的影长BA为1.1米,与此同时,测得教学楼DE的影长DF为12.1米.
(1)请你在图中画出此时教学楼DE在阳光下的投影DF.
(2)请你根据已测得的数据,求出教学楼DE的高度.(精确到0.1米)
(2007·淮安)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到校外进行数学探究活动,发现一个如图所示的支架PAB,于是
他们利用手中已有的工具进行一系列操作,并得到了相关数据,从而可求得支架顶端P到地面的距离.
实验工具:①3米长的卷尺;②铅垂线(一端系着圆锥型铁块的细线).
实验步骤:
第一步,量得支架底部A、B两点之间的距离;
第二步,在AP上取一点C,挂上铅垂线CD,点D恰好落在直线AB上,量得CD和AD的长;
第三步,在BP上取一点E,挂上铅垂线EF,点F恰好落在直线AB上,量得EF和BF的长.
实验数据:
线段
AB
CD
AD
EF
BF
长度(米)
2.5
1
0.8
1.2
0.6
问:(1)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请你计算支架顶端P到地面的距离(精确到0.1米);
(2)假定你是该小组成员,请你用一句话谈谈本次实践活动的感受.
(2005·西宁)如图,在人民公园人工湖两侧的A、B两点欲建一座观赏桥,由于受条件限制,无法直接度量A、B间的距离.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在图中,设计三种测量方案.
要求:
(1)画出你设计的测量平面草图;
(2)在图形中标出测量的数据(长度用a、b、c…,角度用α、β、γ…表示),并写出测量的依据及AB的表达式;
(3)设计一种得2分,设计两种得5分,设计三种得9分.
(2005·十堰)(1)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明媚,张芳和身高为1.65m的李红两位同学在人民广场上玩.张芳测得李红的影长为1m,并立即测得小树影长为1.5m,请你估算小树的高约为多少?
(2)如图,已知△ABC,请你增加一个条件,写出一个结论,并证明你写出的结论.
(2005·江西)有一个测量弹跳力的体育器材,如图所示,竖杆AC、BD的长度分别为200厘米、300厘米,CD=300厘米.现有一人站在斜杆AB下方的点E处,直立、单手上举时中指指尖(点F)到地面的高度为EF,屈膝尽力跳起时,中指指尖刚好触到斜杆AB上的点G处,此时,就将EG与EF的差值y(厘米)作为此人此次的弹跳成绩.设CE=x(厘米),EF=a(厘米).
(1)问点G比点A高出多少厘米?(用含y,a的式子表示)
(2)求出由x和a算出y的计算公式;
(3)现有甲、乙两组同学,每组三人,每人各选择一个适当的位置尽力跳了一次,且均刚好触到斜杆,由所得公式算得两组同学弹跳成绩如下右表所示,由于某种原因,甲组C同学的弹跳成绩辨认不清,但知他弹跳时的位置为x=150厘米,且a=205厘米,请你计算C同学此次的弹跳成绩,并从两组同学弹跳成绩的整齐程度比较甲、乙两组同学的弹跳成绩.
甲组
乙组
A同学
B同学
C同学
a同学
b同学
C同学
弹跳成绩(厘米)
36
39
42
44
34
(方差计算公式:S
2
=
1
n
[(x
1
-
.
x
)
2
+(x
2
-
.
x
)
2
+…+(x
n
-
.
x
)
2
],其中
.
x
表示x
1
、x
2
、…、x
n
的平均数)
(2012·嘉定区一模)如图,己知△ABC中,BC=60,BC边上的高AH=40;矩形DEFG的顶点D、E在边 BC上,顶点G、F分别在边AB、AC上,设EF的长为x,矩形DEFG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2011·安徽模拟)如图,工地上两根电灯杆相距10m,现分别在高4m、6m的A、C处用铁丝将两杆固定,求铁丝AD与铁丝BC的交点M处离地面的高MH.
(2010·鼓楼区二模)一次赛跑中,当小明跑了1600m时,小强跑了1450m,此后两人匀速跑的路程S(m)与时间t(s)的关系如图所示,结合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当t=
100
100
s时,小明和小强相遇;
(2)根据图中信息,直接写出
EF
GD
的值:
1
3
1
3
;
(3)根据图中信息,请解释
GA
GB
的实际意义;
(4)求图中a和b的值.
第一页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076295
1076299
1076302
1076304
1076308
1076313
1076315
1076317
1076320
1076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