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2013·宝应县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
4
3
x+8的图象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OD=
1
4
OB,AC=
1
4
AB,过点C作CE⊥OA于点E,点M从点C出发,沿CD方向运动,过点M作MN⊥OA于点N,过点N作NP∥AB,交OB于点P,当点N与点O重合时点M停止运动.设AN=a.
(1)求点C的坐标;
(2)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P;
(3)是否存在点M,使△MN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a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11·黄浦区二模)如图,正方形ABCD、正方形A
1
B
1
C
1
D
1
、正方形A
2
B
2
C
2
D
2
均位于第一象限内,它们的边平行于x轴或y轴,其中点A、A
1
、A
2
在直线OM上,点C、C
1
、C
2
在直线ON上,O为坐标
原点,已知点A的坐标为(3,3),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
(1)求直线ON的表达式;
(2)若点C
1
的横坐标为4,求正方形A
1
B
1
C
1
D
1
的边长;
(3)若正方形A
2
B
2
C
2
D
2
的边长为a,则点B
2
的坐标为( )
A.(a,2a) B.(2a,3a) C.(3a,4a) D.(4a,5a)
(2010·房山区一模)如图,直线AB与y轴交于点A,与x轴交于点B,点A的纵坐标、点B的横坐标如图
所示.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
(2)过原点O的直线把△ABO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直接写出这条直线的解析式.
(2007·滨湖区一模)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C=90°,AB=20cm,CD=25cm.动点P、Q同时从A点出发:点P以3cm/s的速度沿A·D·C的路线运动,点Q以4cm/s的速度沿A·B·C的路线运动,且P、Q两点同时到达点C.
(1)求梯形ABCD的面积;
(2)设P、Q两点运动的时间为t(秒),四边形APCQ的面积为S(cm
2
),试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得四边形APCQ的面积恰为梯形ABCD的面积的
2
5
?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在x轴上,D点y轴上,∠C=60°,BC=6,B点坐标为(4,0).点M是边AD上一点,且DM:AD=1:3.点E、F分别从A、C同时出发,以1厘米/秒的速度分别沿AB、CB向点B运动(当点F运动到点B时,点E随之停止运动),
EM、CD的延长线交于点P,FP交AD于点Q.⊙E半径为
5
2
,设运动时间为x秒.
(1)求直线BC的解析式;
(2)当x为何值时,PF⊥AD;
(3)在(2)问条件下,⊙E与直线PF是否相切?如果相切,加以证明,并求出切点的坐标;如果不相切,说明理由.
如图所示,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A、C的坐标分别为(3,0),(0,1),点D是线段BC上的动点(与
端点B、C不重合),过点D作直线y=-
1
2
x
+b交折线OAB于点E.记△ODE的面积为S.
(1)当点E在线段OA上时,求S与b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b的范围;
(2)当点E在线段AB上时,求S与b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b的范围;
(3)当点E在线段OA上时,若矩形OABC关于直线DE的对称图形为四边形OA
1
B
1
C
1
,试探究OA
1
B
1
C
1
与矩形OABC的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该重叠部分的面积;若改变,请说明理由.
(2009·河东区二模)如图,四边形OABC为矩形,点A、B的坐标分别为(6,0)、(6,8).动点M、N分别从O、B同时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点M沿OA向点A运动,点N沿BC向点C运动,已知动点运动了t秒.过点M作MP⊥x轴,交AC于P,
连接NP.
①直接写出直线AC的解析式和点P的坐标(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②当t为何值时,△CPN的面积取得最大值?并求出△CPN面积的最大值;
③当t为何值时,△CPN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2008·江宁区一模)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BCD的边长OB=4,OD=2.
(1)P是OB上一个动点,动点 Q在 PB或其延长线上运动,OP=PQ,作以 PQ为一边的正方形PQRS,点P从O点开始沿射线OB方向运动,直到点P与点B重合,设OP=x,正方形PQRS与矩形OBCD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在(1)中,当x分别取1和3时,y的值分别是多少?
(3)已知直线l:y=ax-a都经过一定点A,求经过定点A且把矩形OBCD面积平均分成两部分的直线的关系式和A点的坐标.
(2008·建邺区一模)如图(1)所示,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A(4,0),B(0,4),M是线段AB的中点,
(1)求该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2)点D是直线AB上的一点,过点D分别作DE⊥y轴,DF⊥x轴,垂足分别为E、F,连接ME、MF、EF,试判断△ME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3)如果在(2)中,点D在线段AB上运动,其它条件不变,试求△MEF面积的最小值.
(2008·白云区一模)已知,如图,半径为1的⊙M经过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且与x轴、y轴分别交
于点A、B,点A的坐标为(
3
,0),⊙M的切线OC与直线AB交于点C.
(1)求点B的坐标;
(2)求∠ACO的度数;
(3)求直线OC的函数解析式.
第一页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023658
1023660
1023661
1023663
1023665
1023667
1023669
1023671
1023673
1023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