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
大小
大小
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
垂直
垂直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等于
等于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所成的是
虚
虚
像(填虚或实).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
反射
反射
现象.
同学们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采用了替代的方法,用
等大未点燃的蜡烛
等大未点燃的蜡烛
替代点燃的蜡烛的像,实验时观察到两者完全重合,此现象表明
像与物的大小相同
像与物的大小相同
;同时,他们把实验中物体和它的像用直线连接起来,比较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得到
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相等
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相等
的结论.
身高170cm的某人的眼睛在其头顶下方10cm处,为了能从竖直悬挂的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他购置的平面镜至少应有的高度为
85
85
cm,且镜子竖直悬挂时,应使其上端在人头顶下方
5
5
cm处相平.
(2013·莆田)“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所示.在竖立的茶色玻璃板下方放置一把刻度尺,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立于玻璃板两侧,以蜡烛A为成像物体.
(1)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
(2)点燃蜡烛A,从A一侧观察蜡烛B,缓慢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
重合
重合
,可以得知像与物大小相同;用刻度尺和笔将A、B所在的位置连接起来,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垂直
垂直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相等
相等
.
(3)如果在蜡烛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无论怎样,在光屏上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
虚
像.
(2013·呼和浩特)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平面镜里的像.要求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6m,试在图中准确画出:
(1)平面镜的位置;
(2)被测者眼睛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右脚上如图P点的光路图.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是为了便于
确定像的位置
确定像的位置
.实验中,将玻璃板竖直放置在桌面上,如果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则在桌面上移动玻璃板后棋子B,B棋子
总不能
总不能
(填“在多个位置”、“只有一个位置”、“总不能”)与A棋子所成像重合.玻璃板两侧选用的棋子相同,目的是便于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
一人立于平面镜前,人和像的距离是4米,则人和平面镜的距离是
2
2
米,若像相对人的速度为0.6米/秒,则3秒内人移动了
0.9
0.9
米.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
(1)该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确定像的位置
确定像的位置
;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
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
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
;
(2)如果将点燃的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像将
远离
远离
玻璃板(选填“远离”或“靠近”);
(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
虚
像(选填“虚”或“实”).
湖水深15米,小鸟在湖面上10米的高空飞翔,它在湖中成的像距离湖面
10
10
米.
小红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当她向平面镜走近0.5m时,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离镜面的距离为
1.5
1.5
m.
第一页
上一页
52
53
54
55
56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43943
143945
143947
143949
143950
143952
143953
143955
143957
143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