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013·莆田)“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所示.在竖立的茶色玻璃板下方放置一把刻度尺,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立于玻璃板两侧,以蜡烛A为成像物体.
(1)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
(2)点燃蜡烛A,从A一侧观察蜡烛B,缓慢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
重合
重合
,可以得知像与物大小相同;用刻度尺和笔将A、B所在的位置连接起来,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垂直
垂直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相等
相等
.
(3)如果在蜡烛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无论怎样,在光屏上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
虚
像.
答案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重合
垂直
相等
不能
虚
解:(1)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发现: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玻璃板垂直;物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无论怎样,在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重合;垂直;相等;(3)不能;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