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如图是童谣“小蜂蜜”的一段歌词与乐谱,当小玲唱到“大家一起”这四个字期间,音调逐渐升高.在这期间,声波的传播速度
不变
不变
(选填“减小”或“不变”或“增大”),声带每秒振动的次数逐渐
增加
增加
(选填“减少”或“不变”或“增加”)
弦乐器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其音调的高低与弦的粗细、长短和松紧程度有关,弦越
细
细
、越
短
短
、越
紧
紧
,发出的音调越高.
初中阶段的男生都要经历“变声期”,此后,男、女同学的声带有了明显的区别,男生的声带厚而长,女生的声带薄而短,因此男生发声时声带的振动频率比女生
慢
慢
,由此可认为男生在“变声期”,声音的
音调
音调
发生了改变.(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用相同的几只杯子盛上不同高度的水,用筷子敲击它们,可以听到高低不同的声音,其原因是
频率
频率
不同.
绷紧的橡皮筋
不会
不会
(会/不会)发声,而用手指拨动绷紧的橡皮筋
会
会
(会/不会)发声,这说明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若将橡皮筋再绷紧一些,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橡皮筋则听到的声音的
音调
音调
会更高.
向一只空水瓶内灌水,随着水位的升高,听到瓶内传来声音的音调逐渐
升高
升高
.如图,四个相同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1(Do)”、“2(Re)”、“3(Mi)”、“4(Fa)”四个音阶,则与“2(Re)”这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丙、乙、甲、丁
丙、乙、甲、丁
.
女同学说话的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
音调
音调
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
快
快
的缘故;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因为
固体
固体
能够传声.
如图所示,小明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吹奏乐曲时,用嘴吹管的上端,同时上下推拉活塞.推拉活塞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
音调
音调
.
(2012·兴化市模拟)如图,小明想要用图示方法,探究音调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他把钢尺紧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长度,拨动钢尺,听到了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小明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后,他发现音调逐渐变低了,于是小明得出结论:音调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请问:(1)小明的结论对不对?
对
对
.
(2)老师提醒小明如此探究得到结论的过程少了一个重要的观察环节,实验中还应该注意观察什么呢?答:
应注意观察尺振动快慢(的变化)
应注意观察尺振动快慢(的变化)
.
(3)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尺振动太慢,发出的是次声波
尺振动太慢,发出的是次声波
.
(2012·香坊区一模)为了探究乐音的特征,小东做了以下实验.
(1)小东将钢尺的某处压在桌面上,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一定,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上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如图所示.实验中发现,钢尺被压得越弯,上下振动的幅度越大,桌面被拍打得越响.根据这一实验证据,他得出了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的结论.
①小红认为实验证据中存在错误,请你说明理由.
②结合如图所示小东的操作,清你指出他操作中的错误.
(2)改正实验后,他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低
低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钢尺振动的频率小于20Hz
钢尺振动的频率小于20Hz
.
第一页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最后一页
22879
22882
22883
22886
22888
22890
22892
22894
22896
22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