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小龙同学根据我国即将发射的月球探测“嫦娥一号”想到:如果我是宇航员登上月球后,一定大喊一声“我登上月球了!”.请问他自己
能
能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自己的声音;他身边的同伴不借助通信器材
不能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他的声音,这是因为
真空不能传声
真空不能传声
.
看图分析:
(1)观察图1,你能得出的结论是:表明声音可以在
液体
液体
中传播;
(2)观察图2,你能得出的结论是:表明声音可以在
固体
固体
中传播.
在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玻璃瓶中的手机是用极细的线悬挂起来的,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2)随着瓶内空气逐渐被抽出,你听到的铃声响度会怎样变化?
(3)最终把瓶内抽成接近真空时,又有何现象?
(4)我们根据手机铃声响度变化的趋势可以推出什么结论?
如图所示,在做真空能否传声的实验中,随着玻璃罩内的空气被逐渐抽出,电铃的声音将逐渐变小直到听不到.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虽然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但始终都能听到铃声.请你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写出一种情况)
如图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感觉到铃声
逐渐变小
逐渐变小
;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又会发现铃声
逐渐变大
逐渐变大
.
(2)此实验说明了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航天员登上月球,如果他们不借助其他设备,他们
不能
不能
(能/不能)听到彼此的谈话.
公开课上,教师让小华和小强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声音传播的实验.
(1)教师想演示的结论是:
液体能够传声
液体能够传声
;
(2)小明当场对这一实验设计提出了“异议”:怎么知道鱼是听到拍手的声音吓跑的,而不是看到拍手的动作吓跑的?针对此“异议”请你提出改进实验的措施:
让一位同学蹲在桌子底下拍手,这样鱼就看不到了,如果还是被吓跑,说明鱼是听到拍手的声音吓跑的
让一位同学蹲在桌子底下拍手,这样鱼就看不到了,如果还是被吓跑,说明鱼是听到拍手的声音吓跑的
;
“冰海沉船”的电影描述的是1912年一艘名叫“泰坦尼克号”的大海船,因为跟冰山相撞而沉没的悲剧,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超声波方向性好的特点制成的声呐装置安装在船上,利用它能较早地发现冰山或暗礁的存在.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
(1)如果声呐发出的信号遇到冰山10s后接到返回的波,则冰山到船的距离至少有多远?
(2)在观看“嫦娥二号”发射的电视直播后,小明想用声呐探测仪探测月球等太空的奥秘.你认为他的想法可行吗,为什么?
(2008·白下区一模)声音是由物体
振动
振动
产生的,在教室里我们能听到老师上课的声音是通过
空气
空气
传播到自己耳朵里的.
(2007·江宁区一模)手机是一种不用电线的电话----移动电话,其原理是将接受的电磁波信号转化为声音.为验证声音和电磁波的传播是否需要空气,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将手机放在玻璃瓶中,拔号呼叫它,看到信号灯闪烁,并听到铃声响.
②不断抽出瓶中空气,并再次拔号呼叫它,看到信号灯闪烁,铃声逐渐微弱,直至最后听不到铃声.反复拔号呼叫手机,看到信号煤闪烁,听不到铃声.
③接着将空气灌入瓶内,拔号呼叫手机,看到信号灯闪烁,听到铃声响.
(1)以上什么现象能证明电磁波传播不需要空气?
答:
不断抽出瓶中空气,并再次拔号呼叫它,看到信号灯闪烁
不断抽出瓶中空气,并再次拔号呼叫它,看到信号灯闪烁
.
(2)以上什么现象能证明声音传播需要空气?
答:
看到信号灯闪烁,听不到铃声
看到信号灯闪烁,听不到铃声
.
(2007·建华区二模)在物理活动课上,小红和她的同学分别做了以下两个实验,这几个实验分别说明了什么声学知识?
(1)在鼓面上撤一些纸屑,敲鼓时看到纸屑不停地跳动.
发声体在振动
发声体在振动
(2)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
第一页
上一页
45
46
47
48
49
下一页
最后一页
21838
21840
21842
21843
21845
21847
21850
21851
21854
21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