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2005·广东)目前人们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有两种:其一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如:
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
.其二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如
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电池
.请你举出一个间接利用太阳能的实例:
水力发电(或利用石化能、利用风能等)
水力发电(或利用石化能、利用风能等)
.
(2003·黑龙江)我国“神舟”四号飞船于2002年12月30日凌晨在酒泉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试验获得圆满成功.飞船在太空成功完成了数百个运行动作,是通过喷射燃气来实施变轨、姿态确定的(即改变运行高度、运行方向),这是应用了物理学中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的原理,而太阳能帆板展开,是为了
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
(2013·澄江县二模)人造卫星发射升空后,展开太阳能电池板,把太阳能转化成
电
电
能,供给卫星上的用电器使用.太阳能是
一次
一次
能源(填“一次”或“二次”).
(2012·建邺区一模)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经过地面引导(地面测控站的引导)、自动寻的(自动追踪、捕捉)、最终逼近、对接合拢四个步骤,于2011年11月3日凌晨,在距离地球350公里外的太空中成功对接(如图).其中地面引导、自动寻的都是通过
电磁波
电磁波
传播信息的;神舟八号飞船电源帆板因为采用了新的太阳电池片,发电能力提高了50%,电源帆板工作时把
太阳
太阳
能转化为电能,这种能源是
可再生
可再生
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2011·中山市模拟)天然气、水能、煤炭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水能
水能
;目前核电站是通过控制
核裂变
核裂变
(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获得核能;太阳能热水器实质是
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填能量的转化)
(2010·溧水县二模)发电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视机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声能和内能,…任何机器都是能量的转移或转化设备;能量的转移或转化过程中,其总量
保持不变
保持不变
.太阳是人类的“能源之母”,下列给出的地球上的能源中,来自于太阳的是
②
②
(填序号):
①地热能 ②煤、石油、天然气 ③潮汐能 ④核能.
(2010·谷城县模拟)在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可以用
电磁波
电磁波
来通信,可以用
太阳能电池板
太阳能电池板
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
(2009·合肥模拟)在北京举行的2008年奥运会,提出了“绿色奥运”的理念,奥运会主体育馆旁“鸟巢”将采用绿色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为整个场馆提供电力,可以说“鸟巢”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环保型体育场.在这里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发电时的能量转换是
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所利用的太阳能属于
可再生
可再生
(可再生/不可再生)能源.使用这种能源的优点是
清洁、无污染、环保等
清洁、无污染、环保等
.
(2008·渝中区模拟)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国家、地区.
(1)下图甲为长征三号甲火箭运载着嫦娥一号离地升空的照片,火箭发射架下方建有较大的水池,这是利用水在
汽化
汽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吸热降温,水池上方出现大量的白色气团,它们是
水蒸气液化
水蒸气液化
形成的.
(2)下图乙为中国国家航天局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象.月球表面物质具有很多物理特性值得探究,如密度、硬度等,你还想知道月球表面物质具有哪些物理特性,请列举一项
熔点
熔点
.
(3)为“嫦娥一号”卫星的正常工作提供能量,两侧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如图丙),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
太阳
太阳
能转化为
电
电
能.
(2008·包头一模)“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后首先将被送入一个地球同步椭圆轨道,这一轨道离地面最近距离为500公里,最远为7万公里,探月卫星将用26小时环绕此轨道一圈后,通过加速再进入一个更大的椭圆轨道,距离地面最近距离为500 公里,最远为12万公里,需要48小时才能环绕一圈.此后,探测卫星不断加速,开始“奔向”月球,大概经过83小时的飞行,在快要到达月球时,依靠控制火箭的反向助推减速.在被月球引力“俘获”后,成为环月球卫星,最终在离月球表面200公里高度的极地轨道绕月球飞行,开展拍摄三维影像等工作,11月20日开始传回探测数据.如图所示,左图为火箭升空,右图为嫦娥运行路线图.
(1)巨型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飞船平地托起,直冲云天:火箭在加速上升过程中,机械能
增大
增大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个能量是由燃料燃烧释放的
内
内
能转化过来的.由于地球在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为节省燃料,火箭在升空后应向
偏东
偏东
方向飞行(选填“偏东”或“偏西”).
(2)卫星与火箭成功分离前,卫星相对运载火箭是
静止
静止
的;在飞船中,卫星是通过
电磁波
电磁波
波接受地面的指令.
(3)经过8次变轨后,于11月7日正式进入工作轨道.11月18日卫星转为对月定向姿态变轨(改变运行高度、运行方向).这是运用了物理学中
力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的原理.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翼:是为卫星提供能源的装置.它的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
电
电
能.
第一页
上一页
836
837
838
839
840
下一页
最后一页
436242
436243
436244
436245
436246
436247
436248
436249
436250
436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