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2007·金东区模拟)初三(1)班综合素质测试中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分第一试场、第二试场、第三试场,下面两幅统计图反映原来安排三(1)班考
生人数,请你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班参加第一试场考试的人数为
25人
25人
;
(2)该班参加本次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总人数是
50人
50人
,并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根据实际情况,需从第一试场调部分学生到第三试场考试,使第一试场的人数与第三试场的人数比为2:3,应从第一试场调多少学生到第三试场?
答案
25人
50人
解:(1)由条形图可直接得出,该班参加第一试场考试的人数为25 人.
故答案为25;
(2)25÷50%=50人.
故答案为50人;
(3)原来参加第三试场的人数为:50×20%=10人,
调整后参加第三试场的人数为:(25+10)×
3
5
=21人,
∴应从第一试场调到第三试场的学生数为:21-10=11人.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频数(率)分布直方图;扇形统计图.
(1)由条形统计图可直接得到答案;
(2)结合(1),然后由扇形统计图知道参加第一试场考试的人数占50%,用参加第一试场考试的人数除以50%即可;
(3)先求出原来参加第三试场的人数,然后再求出两个试场的总人数,根据人数比为2:3求出调整后第三试场的人数,然后减去原来第三试场的人数即可.
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
找相似题
(2013·温州)小明对九(1)班全班同学“你最喜欢的球类项目是什么?(只选一项)”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把所得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由图可知,该班同学最喜欢的球类项目是( )
(2007·江苏)2007年5月30日,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某初级中学开展了向山区“希望小学”捐赠图书活动.全校1200名学生每人都捐赠了一定数量的图书.已知各年级人数比例分布扇形统计图如图①所示.学校为了了解各年级捐赠情况,从各年级中随机抽查了部分学生,进行了捐赠情况的统计调查,绘制成如图②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从图②中,我们可以看出人均捐赠图书最多的是
八
八
年级;
(2)估计九年级共捐赠图书多少册?
(3)全校大约共捐赠图书多少册?
(2007·温州)某校数学课题小组了解到:6个牛奶盒经过工艺处理可以制作成一个卷纸.为了解市民节约和环保意识,该课题小组调查了本市100户经常饮用牛奶的家庭对牛奶的处理方式,并制成如下统计图.
(1)这100户家庭中有多少户扔掉牛奶盒?
(2)如果该市有1万户经常饮用牛奶的家庭,请估算扔掉牛奶盒的家庭有多少户?
(3)若(2)中这1万户家庭每户一年平均饮用90盒牛奶,请估算一年扔掉的牛奶盒可以制作成成多少个卷纸?
(2008·西宁)2008年西宁市中考体育测试中,1分钟跳绳为自选项目.某中学九年级共有50名女同学选考1分钟跳绳,根据测试评分标准,将她们的成绩进行统计后分为A,B,C,D四等,并绘制成下面的频数分布表(注:6~7的意义为大于等于6分且小于7分,其余类似)和扇形统计图(如图).
等级
分值
跳绳(次/1分钟)
频数
A
9~10
150~170
4
8~9
140~150
12
B
7~8
130~140
17
6~7
120~130
m
C
5~6
110~120
0
4~5
90~110
n
D
3~4
70~90
1
0~3
0~70
0
(1)求m,n的值;
(2)在抽取的这个样本中,请说明哪个分数段的学生最多?
请你帮助老师计算这次1分钟跳绳测试的及格率.(6分以上含6分为及格)
(2009·巴中)阳光中学九年级一、二、三班中每班的学生人数都为50名.某次数学测验的成绩统计如下(每组分数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
三班数学成绩各分数段人数统计表
分数段
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
人数
2
6
17
14
11
根据以上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80~90分”这个分数段人数最多的是三个班中的哪个班?
(2)60分及60分以上为及格,三个班中哪个班及格率最高?
(及格率=
及格人数
该班总人数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