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2009·太原)如图是一种贝壳的俯视图,点C分线段AB近似于黄金分割.已知AB=10cm,则AC的长约为
6.2或3.8
6.2或3.8
cm(结果精确到0.1cm).
答案
6.2或3.8
解:由题意知AC:AB=BC:AC,
∴AC:AB≈0.618,
∴AC=0.618×10cm≈6.2(结果精确到0.1cm)
或AC=10-6.2=3.8.
故答案为:6.2或3.8.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专题
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又称黄金率,是指事物各部分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即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为1:0.618或1.618:1,即长段为全段的0.618.0.618被公认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上述比例是最能引起人的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称为黄金分割.
本题主要考查了黄金分割的比例关系.
应用题.
找相似题
如图所示,要设计一座1m高的抽象人物雕塑,使雕塑的上部(腰以上)AB与下部(腰以下)BC的高度比,等于下部与全部(全身)AB的高度比,雕塑的下部应设计为多高?
(2010·北仑区二模)若一个矩形的短边与长边的比值为
5
-1
2
(黄金分割数),我们把这样的矩形叫做黄金矩形.
(1)操作:请你在如图所示的黄金矩形ABCD(AB>AD)中,以短边AD为一边作正方形AEFD;
(2)探究:在(1)中的四边形EBCF是不是黄金矩形?若是,请予以证明;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2005·毕节地区)如图,已知△ABC中,D是AC边上一点,∠A=36°,∠C=72°,∠ADB=108°.
求证:
(1)AD=BD=BC;
(2)点D是线段AC的黄金分割点.
(2008·三明)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在⊙O上,∠BOC=108°,过点C作直线CD分别交直线AB和⊙O于点D、E,连接OE,DE=
1
2
AB,OD=2.
(1)求∠CDB的度数;
(2)我们把有一个内角等于36°的等腰三角形称为黄金三角形.它的腰长与底边长的比(或者底边长与腰长的比)等于黄金分割比
5
-1
2
.
①写出图中所有的黄金三角形,选一个说明理由;
②求弦CE的长;
③在直线AB或CD上是否存在点P(点C、D除外),使△POE是黄金三角形?若存在,画出点
P,简要说明画出点P的方法(不要求证明);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013·莆田)定义:如图1,点C在线段AB上,若满足AC
2
=BC·AB,则称点C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
如图2,△ABC中,AB=AC=1,∠A=36°,BD平分∠ABC交AC于点D.
(1)求证:点D是线段AC的黄金分割点;
(2)求出线段AD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