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文文和彬彬在证明“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这一命题时,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如图),已知:如图,在△ABC中,∠B=∠C.求证:AB=AC.她们对各自所作的辅助线描述如下:
文文:“过点A作BC的中垂线AD”.
彬彬:“作△ABC的角平分线AD”
文文和彬彬的作法谁的正确?请你加以判断,并选择他们中间正确的作法完成证明过程.
答:
彬彬的作法正确
彬彬的作法正确
证明:
答案
彬彬的作法正确
解:彬彬的作法正确.(1分)
证明:作△ABC的角平分线AD
则∠BAD=∠CAD(2分)
在△BAD和△CAD中
∠B=∠C
∠BAD=∠CAD
AD=AD
∴△BAD≌△CAD(AAS)(5分)
∴AB=AC(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7分)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专题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线段BC的中垂线可以直接作出的,不需要附带“过点A作”作辅助线不能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根据已知条件利用AAS可证△ABD≌△ACD,得出AB=AC.
本题主要是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题目为阅读理解题,充分利用文字中的提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阅读型.
找相似题
(2013·龙岩)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0,2),B(0,6),动点C在直线y=x上.若以A、B、C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点C的个数是(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OA=
5
.
(1)点A的坐标是
(-2,-1)
(-2,-1)
;
(2)点A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A′的坐标是
(2,1)
(2,1)
,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点A′;
(3)如果点B在x轴上,且△A′BO是等腰三角形,请写出两个符合条件的点B的坐标:B
1
(4,0)
(4,0)
,B
2
(-
5
,0)
(-
5
,0)
,那么
S
△A′
B
1
O
=
2
2
,
S
△A′
B
2
O
=
5
2
5
2
.
如图,在△ABD中,C是BD上的一点,且AC⊥BD,AC=BC=CD.
(1)求证:△ABD是等腰三角形;
(2)求∠BAD的度数.
如图①,△ABC中,AB=AC,∠B、∠C的平分线交于O点,过O点作EF∥BC交AB、AC于E、F.试回答:
(1)图中等腰三角形是
△AEF、△OEB、△OFC、△OBC、△ABC
△AEF、△OEB、△OFC、△OBC、△ABC
.猜想:EF与BE、CF之间的关系是
EF=BE+CF
EF=BE+CF
.理由:
(2)如图②,若AB≠AC,图中等腰三角形是
△EOB、△FOC
△EOB、△FOC
.在第(1)问中EF与BE、CF间的关系还存在吗?
(3)如图③,若△ABC中∠B的平分线BO与三角形外角平分线CO交于O,过O点作OE∥BC交AB于E,交AC于F.这时图中还有等腰三角形吗?EF与BE、CF关系又如何?说明你的理由.
如图,一只船从A处出发,以18海里/时的速度向正北航行,经过10小时到达B处.分别从A、B处望灯塔C,测得∠NAC=42°,∠NBC=84度.求B处与灯塔C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