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小明所在的小组利用杠杆做了两个小实验:
A:“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他们把杠杆中点置于支点上,发现杠杆的左端低右端高,他应该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右
右
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上静止,这样做的好处是
便于测量力臂
便于测量力臂
(2)实验中(如图1),他们在A点挂3个钩码,在B点挂2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他们就得到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你认为他这样就得出结论存在的问题是
只进行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只进行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3)该组同学想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时提出了两种方案:一种按图2进行实验,一种按图3进行实验.你认为按图
3
3
实验方案更好,理由
便于从杠杆上直接测量力臂
便于从杠杆上直接测量力臂
(4)实验结束后,该小组的小马同学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如果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依然成立,”于是采用如图3装置进行探究,他发现当杠杆平衡时,测出的拉力大小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受到杠杆
自重
自重
的影响;
B:“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
如图4所示装置,每个钩码的质量为m,O为支点.
(1)他将2只钩码悬挂在B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拉力为F
1,测得A、B两点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
1、h
2,则此次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
.(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他将2只钩码悬挂在C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C点上升高度为h
2,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大于
大于
(大于/等于/小于)F
1,此次弹簧测力计做的功将
小于
小于
(大于/等于/小于)第一次做的功.
(3)他将3只钩码悬挂在C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C点上升高度仍为h
2,则第3次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前两次相比
最大
最大
(最大/最小/三次相等).
答案
右
便于测量力臂
只进行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3
便于从杠杆上直接测量力臂
自重
大于
小于
最大
解:A、(1)杠杆的左端低右端高,他应该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上静止,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出力臂大小.
(2)只有一次实验总结实验结论是不合理的,一次实验很具有偶然性,要多进行几次实验,避免偶然性;
(3)由图2可知,弹簧的拉力与杠杆不垂直,不能直接从杠杆上读取力臂,由图3所示可知,弹簧拉力与杠杆垂直,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就是力臂,可以直接从杠杆上读取力臂,方便实验操作,因此实验时采用图3所示实验方案.
(4)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由于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所测量的拉力变大,因此测出的拉力大小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
B、(1)有用功为W
有=Gh
2=2mgh
2,总功W
总=F
1h
1,则机械效率的表达式η=
×100%=
×100%.
(2)钩码的悬挂点在B点时,由杠杠的平衡条件得F
1·OA=G·OB;悬挂点移至C点时,由杠杠的平衡条件得F
2·OA=G·OC;从图中可以看出,由OB到OC力臂变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有用功不变,但杠杆提升的高度减小,额外功减小,又因为总功等于额外功与有用功之和,因此此次弹簧测力计做的功将小于第一次做的功.
(3)因为第一次与第二次的有用功相等,并且第二次的额外功小,因为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因此第一次的机械效率小于第二次的机械效率;
将3只钩码悬挂在C点时,物体升高的高度不变,物重增加,由W
有=Gh
2可得,有用功变大,但杠杆提升的高度与第二次相同,额外功与第二次相同,又因为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因此第三次的机械效率大于第二次的机械效率.综上所述,第三次的机械效率最大.
故答案为:A、(1)右;便于测量力臂;(2)只进行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3)3;便于从杠杆上直接测量力臂;(4)自重;
B、(1)
×100%;(2)大于;小于;(3)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