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青果学院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每个钩码的质量为m,O为支点.
(1)他将2只钩码悬挂在B点,在A点竖直向上
匀速
匀速
拉动弹簧测力计,拉力为F1,测得A、B两点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则此次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
2mgh2
F1h1
2mgh2
F1h1
.(用用已知或测量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他将2只钩码悬挂在C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C点上升高度为h2,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大于
大于
(大于/等于/小于)F1,此次弹簧测力计做的功将
小于
小于
(大于/等于/小于)第一次做的功,杠杆的机械效率将
变大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他将3只钩码悬挂在C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C点上升高度仍为h2,则第3次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前两次相比
最大
最大
(最大/最小/三次相等).
(4)本实验中,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
杠杆的自重
杠杆的自重

答案
匀速

2mgh2
F1h1

大于

小于

变大

最大

杠杆的自重

解:(1)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时,将2只钩码悬挂在B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动弹簧测力计,则有用功为W=Gh2=2mgh2,总功W=F1h2,则机械效率的表达式η=
W
W
=
2mgh2
F1h1

(2)钩码的悬挂点在B点时,由杠杠的平衡条件得F1·OA=G·OB;悬挂点移至C点时,由杠杠的平衡条件得F2·OA=G·OC;从图中可以看出,由OB到OC力臂变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有用功不变,但杠杆提升的高度减小,额外功减小,又因为总功等于额外功与有用功之和,因此此次弹簧测力计做的功将小于第一次做的功,并且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变大,即杠杆的机械效率变大.
(3)因为第1与第2的有用功相等,并且第2的额外功小,因为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因此第1的机械效率小于第2的机械效率;
将3只钩码悬挂在C点时,物体升高的高度不变,物重增加,由W=Gh2可得,有用功变大,但杠杆提升的高度与第2相同,额外功与第2相同,又因为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因此第3的机械效率大于第2的机械效率.
综上所述,第3的机械效率最大.
(4)有用功是提升钩码所做的功,额外功主要是克服杠杆重力做的功,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主要是有用功和总功所占的比例;提升的钩码重一定说明有用功一定,所以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杠杆自身的重力.
故答案为:(1)匀速;
2mgh2
F1h1
;(2)大于;小于;变大;(3)最大;(4)杠杆的自重.
考点梳理
杠杆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1)为了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需要在A点沿竖直向上的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这时杠杆克服钩码的重力做功,有用功等于克服钩码重力做的功,总功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做的功,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
(2)从图中可以看出,将2只钩码悬挂在C点时,重力的力臂大于在B点重力的力臂,而动力臂不变,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变化情况,再分析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变化,根据总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得出弹簧测力计做功的变化情况;
(3)分析有用功、额外功的变化,然后根据机械效率公式即可得出正确结果;
(4)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它反映了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的大小,也反映了额外功所占比例的大小,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从有用功和额外功两方面考虑.
本题考查杠杆机械效率的测量,把握有用功、总功的计算方式,明确机械效率的表达式,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