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2006·济宁)鞋子的“鞋码”和鞋长(cm)存在一种换算关系,下表是几组“鞋码”与鞋长的对应数值:
鞋长 16 19 24 27
鞋码 22 28 38 44
(1)分析上表,“鞋码”与鞋长之间的关系符合你学过的哪种函数;
(2)设鞋长为x,“鞋码”为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如果你需要的鞋长为26cm,那么应该买多大码的鞋?
答案
解:(1)根据表中信息得“鞋码”与鞋长之间的关系是一次函数;

(2)设y=kx+b
则由题意得
22=16k+b
28=19k+b

解得:
k=2
b=-10

∴y=2x-10;

(3)x=26时,y=2×26-10=42
答:应该买42码的鞋.
解:(1)根据表中信息得“鞋码”与鞋长之间的关系是一次函数;

(2)设y=kx+b
则由题意得
22=16k+b
28=19k+b

解得:
k=2
b=-10

∴y=2x-10;

(3)x=26时,y=2×26-10=42
答:应该买42码的鞋.
考点梳理
一次函数的应用.
(1)由表格可知,给出了四对对应值,鞋码每增加6,鞋长增加3cm,即“鞋码”与鞋长之间的关系是一次函数关系;
(2)设y=kx+b,把表中的任意两对值代入即可求出y与x的关系;
(3)当x=26cm时,代入函数关系可计算出鞋码.
本题既考查了学生的识表能力,也考查了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关系式,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图表型.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