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青果学院如图,已知在△ABC中,∠B=90°,AB=8cm,BC=6cm,点P开始从点A开始沿△ABC的边做逆时针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点Q从点B开始沿△ABC的边做逆时针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他们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我t秒.
(1)出发2秒后,求PQ的长;
(2)在运动过程中,△PQB能形成等腰三角形吗?若能,则求出几秒后第一次形成等腰三角形;若不能,则说明理由;
(3)从出发几秒后,线段PQ第一次把直角三角形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答案
解:(1)∵出发2秒后AP=2cm,
∴BP=8-2=6(cm),
BQ=2×2=4(cm),
在RT△PQB中,由勾股定理得:PQ=
PB2+BP2
=
62+42
=2
13
(cm)
即出发2秒后,求PQ的长为2
13
cm.

(2)在运动过程中,△PQB能形成等腰三角形,
AP=t,BP=AB-AP=8-t;BQ=2t
由PB=BQ得:8-t=2t
解得t=
8
3
(秒),
即出发
8
3
秒后第一次形成等腰三角形.

(3)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AC=
AB2+BC2
=
82+62
=10(cm);
∵AP=t,BP=AB-AP=8-t,BQ=2t,QC=6-2t,
又∵线段PQ第一次把直角三角形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由周长相等得:AC+AP+QC=PB+BQ
10+t+(6-2t)=8-t+2t
解得t=4(cm)
即从出发4秒后,线段PQ第一次把直角三角形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解:(1)∵出发2秒后AP=2cm,
∴BP=8-2=6(cm),
BQ=2×2=4(cm),
在RT△PQB中,由勾股定理得:PQ=
PB2+BP2
=
62+42
=2
13
(cm)
即出发2秒后,求PQ的长为2
13
cm.

(2)在运动过程中,△PQB能形成等腰三角形,
AP=t,BP=AB-AP=8-t;BQ=2t
由PB=BQ得:8-t=2t
解得t=
8
3
(秒),
即出发
8
3
秒后第一次形成等腰三角形.

(3)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AC=
AB2+BC2
=
82+62
=10(cm);
∵AP=t,BP=AB-AP=8-t,BQ=2t,QC=6-2t,
又∵线段PQ第一次把直角三角形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由周长相等得:AC+AP+QC=PB+BQ
10+t+(6-2t)=8-t+2t
解得t=4(cm)
即从出发4秒后,线段PQ第一次把直角三角形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考点梳理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
(1)求出AP、BP、BQ,根据勾股定理求出PQ即可.
(2)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BP=BQ,代入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3)根据周长相等得出10+t+(6-2t)=8-t+2t,求出即可.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用了方程思想.
动点型.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