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已知△A′B′C′是由△ABC经过平移得到的,它们各顶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如下表所示:
△ABC
A(a,0)
B(3,0)
C(5,5)
△A′B′C′
A′(4,2)
B′(7,b)
C′(c,7)
(1)观察表中各对应点坐标的变化,并填空:a=
0
0
,b=
2
2
,c=
9
9
;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ABC及平移后的△A′B′C′;
(3)直接写出△A′B′C′的面积是
15
2
15
2
.
答案
0
2
9
15
2
解:(1)由表格得出:
∵利用对应点坐标特点:A(a,0),A′(4,2);B(3,0),B′(7,b);C(5,5),C′(c,7)
∴横坐标加4,纵坐标加2,
∴a=0,b=2,c=9.
故答案为:0,2,9;
(2)平移后,如图所示.
(3)△A′B′C′的面积为:
1
2
×3×5=
15
2
.
故答案为:
15
2
.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作图-平移变换.
(1)利用已知图表,得出横坐标加4,纵坐标加2,直接得出各点坐标即可;
(2)把△ABC的各顶点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4个单位,顺次连接各顶点即为△A′B′C′;
(3)求面积时,根据坐标可求出三角形的底边长和高,即可计算出面积.
此题主要考查了图象平移变换以及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确定,本题关键是确定各点坐标,求面积比较简单,同学们要熟练掌握.
找相似题
(2008·旅顺口区)如图,△ABC后的图形是△A′B′C′,其中C与C′是对应点,请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
参见解答
参见解答
(作图题)
点A(-1,4)和点B(-5,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将点A、B分别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点A
1
、B
1
,画出四边形AA
1
B
1
B;并画一条直线,将四边形AA
1
B
1
B分成两个全等的图形,并且每个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如图,已知线段AB平移后的位置点C,作出线段AB平移后的图形.
作法1:连接AC,再过B作线段BD,使BD满足
平行且等于AC
平行且等于AC
:连接CD.则CD为所作的图形.
作法2:过C作线段CD,使CD满足
平行
平行
且
等于
等于
,则CD为所作的图形.
(2008·金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如图所示,点A′的坐标是(-2,2),现将△ABC平移,使点A变换为点A′,点B′、C′分别是B、C的对应点.
(1)请画出平移后的像△A′B′C′(不写画法),并直接写出点B′、C′的坐标:B′
(-4,1)
(-4,1)
、C′
(-1,-1)
(-1,-1)
;
(2)若△ABC内部一点P的坐标为(a,b),则点P的对应点P′的坐标是
(a-5,b-2)
(a-5,b-2)
.
(2005·陕西)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
(1)描出下列各点,并将这些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
(-5,0),(-5,4),(-8,7),(-5,6),(-2,8),(-5,4);
(2)把(1)中的图案向右平移10个单位,作出平移后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