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2006·常熟市一模)完成下表内的解答.
 题目  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树木的高
 测量目标  青果学院
 测得数据  测量项目  AB的长  侧倾器的高 倾斜角 
 第一次  30米  AD=1.6米  α=31°
 第二次  40米  AD=1.5米  α=25°
 计算  求树高BC(精确到0.1米.tan31°=0.600,tan25°=0.466)
用第一次测量数据的计算:
用第二次测量数据的计算:
取平均值,可得这棵树的高大约是
米.

说说你对测量一个物体高度的看法:

答案

解:用第一次测量数据的计算:
BC=BE+EC=AD+DEtanα=AD+ABtanα=1.6+30·0.600=19.60.(4分)
用第二次测量数据的计算:
BC=BE+EC=AD+DEtanα=AD+ABtanα=1.5+40·0.466=20.34.(6分)
取平均值,可得这棵树的高大约是20.0米.(7分)
测量有误差,多次测量可能会减少误差(诸如此类的回答均可).(8分)
考点梳理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此题可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答,直角三角形CED中,DE=AB,可求出EC,又BE=AD,从而求出树高.
此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关键是解直角三角形CED(其中DE=AB),再由BE=AD,求出树高.
几何综合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