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一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8,一腰长为5,则其底边上的高为( )
A.6
B.3
C.10
D.
25
3
答案
B
解:如图:
AB=AC=5,BC=8.△ABC中,AB=AC,AD⊥BC,
∴BD=DC=
1
2
BC=4,
在Rt△ABD中,AB=5,BD=4,
由勾股定理,得:AD=
5
2
-
4
2
=3.
故选:B.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在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边高线所构成的直角三角形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底边上高线的长度.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
找相似题
(2012·梧州)如图,∠AOC=∠BOC,点P在OC上,PD⊥OA于点D,PE⊥OB于点E.若OD=8,OP=10,则PE的长为( )
(2012·台湾)如图,△ABC中,AB=AC=17,BC=16,M是△ABC的重心,求AM的长度为何?( )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16cm,底边上的高为6cm,则腰长为( )
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如图所示).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49,小正方形的面积4,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个.
(1)b-a=2,(2)a
2
+b
2
=49,(3)4+2ab=49,(4)a+b=
94
.
一个大正方形,被两条线段分割成两个小正方形和两个小长方形,若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10和6,则小长方形的对角线AB的长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