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如图,在等边△ABC中,BD是高,延长BC到点E,使CE=CD,AB=6cm
(1)小刚同学说:BD=DE,他说得对吗?请你说明道理.
(2)小红同学说:把“BD是高”改为其它条件,也能得到同样的结论,并能求出BE长.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呢?然后求出BE长.
答案
解:(1)对,
证明:∵在等边△ABC中,BD是高,
∴∠DBC=30°
∵CD=CE,
∴∠ACB=∠CDE+∠E=2∠E=60°
∴∠E=30°
∴∠DBC=∠E,
即BD=DE;
(2)把BD是高改为BD平分∠ABC,
由(1)得BE=BC+CE=
3
2
BC=
3
2
AB=
3
2
×6=9cm.
解:(1)对,
证明:∵在等边△ABC中,BD是高,
∴∠DBC=30°
∵CD=CE,
∴∠ACB=∠CDE+∠E=2∠E=60°
∴∠E=30°
∴∠DBC=∠E,
即BD=DE;
(2)把BD是高改为BD平分∠ABC,
由(1)得BE=BC+CE=
3
2
BC=
3
2
AB=
3
2
×6=9cm.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1)求线段相等,可利用角相等,即题中求出∠E=∠DBC即可;
(2)在等边三角形中,角平分线与高性质一样,都垂直平分底边,求线段BE的长,因为BE由线段BC与CE组成,即求出两边长即可.
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要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理解等边三角形中线,垂线,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角的度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找相似题
(2013·自贡)如图,将一张边长为3的正方形纸片按虚线裁剪后,恰好围成一个底面是正三角形的棱柱,这个棱柱的侧面积为( )
(2011·台湾)如图1,有两全等的正三角形ABC,DEF,且D,A分别为△ABC,△DEF的重心.固定D点,将△DEF逆时针旋转,使得A落在
DE
上,如图2所示.求图1与图2中,两个三角形重迭区域的面积比为何( )
(2010·大庆)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3,D、E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AD=AE=2,将△ADE沿直线DE折叠,点A的落点记为A′,则四边形ADA′E的面积S
1
与△ABC的面积S
2
之间的关系是( )
(2008·绵阳)如图,O是边长为1的正△ABC的中心,将△ABC绕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得△A
1
B
1
C
1
,则△A
1
B
1
C
1
与△ABC重叠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2007·陕西)如图,在等边△ABC中,点O在AC上,且AO=3,CO=6,点P是AB上一动点,连接OP,将线段OP绕点O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OD.要使点D恰好落在BC上,则AP的长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