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在运动时所能承受的每分钟心跳的最高次数S(次/分)与这个人年龄n(岁)满足关系式:S=an+b,其中a、b均为常数.
(1)根据下面对话,求a、b的值:
甲:根据医学上的科学研究表明,人在运动时,心跳的快慢通常和年龄相关.
乙:在正常情况下,年龄15岁和45岁的人在运动时所能承受的最高心跳次数分别为164次/分和144次/分.
(2)若一位63岁的人在跑步,医生在途中给他测得10秒心跳为26次,问:他是否有危险?为什么?
答案
解:(1)设S关于n的函数关系式为S=an+b,
则此函数经过两点(15,164)、(45,144),
代入可得:
15a+b=164
45a+b=144
,
解得:
a=-
2
3
b=174
,
即a的值为-
2
3
,b的值为174.
(2)当n=63时,S=-
2
3
×63+174=132,
即他能承受的最高次数是每分钟132次.
现在他的每分钟次数为26×6=156次.
显然,156>132,故他有危险.
解:(1)设S关于n的函数关系式为S=an+b,
则此函数经过两点(15,164)、(45,144),
代入可得:
15a+b=164
45a+b=144
,
解得:
a=-
2
3
b=174
,
即a的值为-
2
3
,b的值为174.
(2)当n=63时,S=-
2
3
×63+174=132,
即他能承受的最高次数是每分钟132次.
现在他的每分钟次数为26×6=156次.
显然,156>132,故他有危险.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专题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1)首先根据题意列出S关于n的一次函数关系式,将两点坐标(15,164)、(45,144)代入函数关系式,求得a、b的值.
(2)根据(1)式中的函数关系式求得63岁老人得正常心跳值,与测得1分钟的心跳数比较大小.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通过待定系数法求得S关于n的函数关系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应用题.
找相似题
某班54名学生参加植树,男生每人植树3棵,女生每人植树2棵,一共植树137棵,则这个班有男生
29
29
人,女生
25
25
人.
李大叔去年承包了10亩地种植甲、乙两种蔬菜,共获利18 000元,其中甲种蔬菜每亩获利2 000元,乙种蔬菜每亩获利1 500元,李大叔去年甲、乙两种蔬菜各种植了
6,4
6,4
亩.
一个三位数,百位数是2,如果将百位数字移动到末位,那么所得的三位数比原数的2倍大10,则原数为
251
251
.
1张试卷有25道题,做对1道得4分,做错1道扣1分,小明做了全部试题共得70分,则m做对了
19
19
道题.
某人买了60分的邮票和80分的邮票共20张,用去了13元2角,则60分的邮票买了
14
14
枚,80分的邮票买了
6
6
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