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已知:如图,点B、C在∠A的两边上,且AB=AC,P为∠A内一点,PB=PC,PE⊥AB,PF⊥AC,垂足分别是E、F.求证:PE=PF.
答案
证明:如图,连接AP,
在△ABP和△ACP中,
AB=AC
PB=PC
AP=AP
,
∴△ABP≌△ACP(SSS),
∴∠BAP=∠CAP,
∵PE⊥AB,PF⊥AC,
∴PE=PF.
证明:如图,连接AP,
在△ABP和△ACP中,
AB=AC
PB=PC
AP=AP
,
∴△ABP≌△ACP(SSS),
∴∠BAP=∠CAP,
∵PE⊥AB,PF⊥AC,
∴PE=PF.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专题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
连接AP,然后利用“边边边”证明△ABP和△ACP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BAP=∠CAP,再利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证明即可.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作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证明题.
找相似题
(2013·咸宁)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于点M,交y轴于点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
1
2
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第二象限交于点P.若点P的坐标为(2a,b+1),则a与b的数量关系为( )
(2007·中山)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是这个三角形的( )
(2005·盐城)如图,OP平分∠AOB,PC⊥OA于C,PD⊥OB于D,则PC与PD的大小关系是( )
(2005·乌兰察布)如图,已知AC平分∠PAQ,点B,B′分别在边AP,AQ上.下列条件中不能推出AB=AB′的是( )
(2005·海南)如图所示,在△ABC中,∠A=36°,∠C=72°,∠ABC的平分线交AC于D,则图中共有等腰三角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