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根据指令[s,A](s≥0,0°<A≤360°),机器人在平面上完成下列动作:先原地逆时针旋转角度A,再朝其面对的方向行走s个单位.现机器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且面对x轴的正方向,如果输入指令为[1,45°],那么连续执行三次这样的指令,机器人所在位置的坐标是( )
A.(0,
3
2
2
)
B.(
2
2
,
2
2
)
C.(
2
2
,
2
+1
2
)
D.(0,1+
2
)
答案
D
解:如图所示:
机器人所在的位置正好在y轴的A点上,
过B作BM⊥OA于M,过C作CN⊥OA于N,
根据题意得到四边形ABCO是等腰梯形,
∵AB=1,∠ABM=45°,
由勾股定理得:AM=BM=
2
2
,
同理CN=ON=
2
2
,
MN=CB=1,
∴OA=
2
2
+1+
2
2
=1+
2
,
∴A的坐标是(0,1+
2
),
故选D.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专题
等腰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旋转的性质.
根据题意得到指令[1,45°]表示首先逆时针旋转45°,然后朝其面对的方向行走1个单位到C,第二次道B点,第三次到A点,由此即可求出机器人所在位置的坐标.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旋转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等知识点的应用,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图形,通过做此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型较好,主要考查了学生的阅读问题的能力.
计算题;新定义.
找相似题
(2013·重庆)如图,在△ABC中,∠A=45°,∠B=30°,CD⊥AB,垂足为D,CD=1,则AB的长为( )
(2013·绥化)已知:如图在△ABC,△ADE中,∠BAC=∠DAE=90°,AB=AC,AD=AE,点C,D,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BE.以下四个结论:
①BD=CE;②BD⊥CE;③∠ACE+∠DBC=45°;④BE
2
=2(AD
2
+AB
2
),
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2013·衢州)将一个有45°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一张宽为3cm的纸带边沿上.另一个顶点在纸带的另一边沿上,测得三角板的一边与纸带的一边所在的直线成30°角,如图,则三角板的最大边的长为( )
(2012·乐山)如图,在△ABC中,∠C=90°,AC=BC=4,D是AB的中点,点E、F分别在AC、BC边上运动(点E不与点A、C重合),且保持AE=CF,连接DE、DF、EF.在此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有下列结论:
①△DF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②四边形CEDF不可能为正方形;
③四边形CEDF的面积随点E位置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④点C到线段EF的最大距离为
2
.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2011·黑龙江)在△ABC中,BC:AC:AB=1:1:
2
,则△ABC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