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如图:在△ABC中,BC=2AB=4,AD为边BC上的中线,E、F分别为BC、AB上的动点,且CE=BF,EF与AD交于点G.FH⊥AG于H
(1)①如图1,当∠B=90°时,FG
=
=
EG;GH=
2
2
.
②如图2,当∠B=60°时,FG
=
=
EG;GH=
1
1
.
③如图3,当∠B=α时,FG
=
=
EG;GH=
1
2
AD
1
2
AD
.
请你先填上空,再从以上三个命题中任选择一个进行证明
(2)如图4,若(1)中的点E、F分别在BC、AB的延长线上,试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你的结论;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将一副三角板,按下列要求摆放:
(1)如图1.固定等腰直角三角板ABC,AO⊥BC,点O为垂足,另一个直角三角板DEF的直角顶点D与点O重合.现让三角板DEF绕点O旋转,保证DF,DE分别交AB、AC于点M、N.试探求AN:BM的值.
(2)交换两块三角板的位置(如图2).固定直角三角板ABC,AO⊥BC,点O为垂足,另一个等腰直角三角板DEF的直角顶点D于点O重合,DF、DE分别交AB、AC于点M、N,AN:BM的值又会如何变化?
(3)通过上述操作与探求,试想如果将三角板换成任意直角三角形,那么AN:BM的值有规律可循吗?
把两块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C和DEF叠放在一起,使三角板DEF的锐角顶点D与三角板ABC的斜边中点O重合,其中∠ABC=∠DEF=90°,∠C=∠F=45°,AB=DE=4,把三角板ABC固定不动,让三角板DEF绕点O旋转,设射线DE与射线AB相交于点P,射线DF与线段BC相交于点Q.
(1)如图,当射线DF经过点B,即点Q与点B重合时,易证△APD∽△CDQ.此时,AP·CQ=
8
8
.
(2)将三角板DEF由图所示的位置绕点O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设旋转角为α.其中0°<α<90°,问AP·CQ的值是否改变?说明你的理由.
(3)在(2)的条件下,设2<x<4,两块三角板重叠面积为y,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图2,图3供解题用)
在△ABC中,∠A=90°,AB=4,AC=3,M是AB上的动点(不与A、B重合),过点M作MN∥BC交AC于点N.以MN为直径作⊙O,并在⊙O内作内接矩形AMPN,令AM=x.
(1)当x为何值时,⊙O与直线BC相切?
(2)在动点M的运动过程中,记△MNP与梯形BCNM重合的面积为y,试求y与x间函数关系式,并求x为何值时,y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在等腰Rt△ABC中,AC=BC,点E在BC上,以AE为边作正方形AEMN,EM交AB于F,连接BM.
(1)求证:BM⊥AB;
(2)若CE=2BE,求
AE
EF
的值.
如图,在△ABC中,点D为AC上一点,延长AB至点E,连结DE,使∠ABC=∠ADE.
求证:AB·AE=AC·AD.
已知:如图,在菱形ABC中,点E、F分别在边BC、CD上,BE=DF,AE与BD交于点M,AF与BD交于点N.
(1)求证:∠BAF=∠DAE;
(2)若AD=5,DF=3,求:
BM
BD
的值.
已知:正方形ABCD中,点F为边CD的中点,DF=3,连接AF并延长,与BC的延长线交于G点.
(1)连接BF(如图1),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条件下,请找出所有相似的三角形,并选择其中的一对加以证明;
(2)E是边CB上一动点,连接EF,M为AD上任意一点,且MF⊥EF,连接ME(如图2).若△MEF与△ADF相似,求EB的长.
已知△ABC,∠ACB=90°,AC=BC,点E、F在AB上,∠ECF=45°,设△ABC的面积为S,说明AF·BE=2S的理由.
如图,△ABC是一个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D、E都在直线BC上,并且∠DAE=120°
(1)设BD=x,CE=y,求y与x直间的函数关系式;
(2)在上题中一共有几对相似三角形,分别指出来(不必证明)
(3)改变原题的条件为AB=AC=2,∠BAC=β,∠DAE=α,α、β之间要满足什么样的关系,能使(1)中y与x的关系式仍然成立?说明理由.
第一页
上一页
150
151
152
153
154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72193
172194
172195
172196
172197
172198
172199
172200
172201
17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