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2013·永安市模拟)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载和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C三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分别为h
A
、h
B
、h
C
的位置滚下(m
A
=m
B
<m
C
,h
A
=h
C
>h
B
),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物理探究方法,对以下问题进行判断:
(1)用来研究超载安全隐患时,我们应选择
甲、丙
甲、丙
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
(2)用来研究超速安全隐患时,我们应选择
甲、乙
甲、乙
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
(3)实验中让静止的小球从斜面滚下,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C
A.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采用转换法,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表示动能的大小
B.该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如分别控制小球滚下的高度、小球的质量等
C.在实验器材的选择时,可以不考虑斜面的光滑程度,被撞木块的质量和软硬等因素
D.实验过程中,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落下,目的是为了让小球获得不同的运动速度.
(2013·庆阳一模)如图所示,甲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乙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滑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实验时,它是通过观察
木块B被推动的距离
木块B被推动的距离
,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
(2)进行乙实验时,每一次都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起始
速度
速度
相同;通过观察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距离的大小来判断小车在不同的水平面受到
阻力
阻力
的大小.从而可以推理: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
做匀速直线运动
做匀速直线运动
.
(2013·广陵区一模)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质量不同的铁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如甲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的目的是
铁球具有相同的初始速度
铁球具有相同的初始速度
_,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铁球的动能大小与
质量
质量
(选填“质量”或“速度”)的关系.
(2)该实验是通过观察
木块被推出距离
木块被推出距离
的大小,来说明铁球对木块
做功
做功
的多少,从而判断出
铁球
铁球
(“铁球”或“木块”)具有的动能的大小.
(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且不计空气阻力,该实验能成功吗?答:
不能
不能
(4)有同学将实验装置改进成图乙所示,利用质量不同的铁球将弹簧压缩相同程度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该实验方案是否可行?答:
不可行
不可行
若他按此方案操作,他会看到的现象是:
木块会被推出同样远
木块会被推出同样远
.
(2013·安徽模拟)小华总结两年来所做的物理探究实验发现:
(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
如:甲实验是让木块在水平面上做
匀速直线
匀速直线
运动,通过读取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间接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乙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比较物块A在水平面上移动距离S的大小反映出来的.
(2)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都要采用
控制变量
控制变量
法.如:甲实验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就要多次改变
压力
压力
大小,同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乙实验研究小球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就要多次改变小球到达水平面速度的大小,同时控制小球的
质量
质量
不变.
(2012·玉林模拟)如图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
①该实验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
速度和质量
速度和质量
的关系.
②该实验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
A
A
(选填“A”或“B”).
③该实验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
B被撞的距离大小
B被撞的距离大小
来反映的.
④该实验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A从斜面上静止滚下与物体B碰撞时
碰前A
碰前A
(选填“碰前A”、“碰后A”、“碰前B”或“碰后B”)的速度,它是通过
高度
高度
(选填“高度”或“质量”)来改变的.
⑤实验中多次让物体从斜面同一高度上静止滚下时,应改变
物体A
物体A
(选填“物体A”或“物体B”)的质量,这是为了研究物体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⑥在实验中采用了
控制变量、转换法
控制变量、转换法
的科学研究方法.
(2012·颍上县二模)小明同学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大小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A为小球,B为木块.
(1)前两次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在第3次试验中,木块移动的距离如图乙所示(a为木块左侧面的位置,b为木块左侧面的末位置),将此时木块移动的距离填入表格中.
次数
小球的质量m
小球下落的高度h
小球到达底端的速度v
木块移动的距离s/cm
1
大
h
o
v
o
60.8
2
中
h
o
v
o
48.2
3
小
h
o
v
o
(2)本实验中是通过
木块移动距离的远近
木块移动距离的远近
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3)该实验的探究结论是
小球的速度一定时,小球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小球的速度一定时,小球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
(4)如果第1次实验中,木块运动到了长木板的末端之处,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条件下,解决的办法是
降低小球开始下落时的高度
降低小球开始下落时的高度
.
(2012·栖霞区二模)如图所示,甲图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推动同一木块B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乙图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滑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请回答以下问题:
(1)设计甲图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
速度
速度
的关系;设计乙图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运动的小车在水平面移动的距离与所受
阻力
阻力
的关系.
(2)甲图实验是通过比较被钢球推动的木块B移动的
距离
距离
大小,说明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乙图实验是通过比较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距离的长短,推理得出:在理想情况下,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不受力作用时,将永远做
匀速直线
匀速直线
运动.
(3)若还想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则应把
不同质量
不同质量
的钢球放在相同高度由静止滚下,推动同一木块B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比较木块移动的距离,来说明铁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得出结论的.
(2012·蒙城县模拟)(1)如图1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14
-14
℃.
(2)如图2所示,用刻度尺A和B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A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cm
1cm
,用其测量的物体长度为
2.3
2.3
厘米;用B刻度尺测物体时长度为
23.7
23.7
毫米.
(3)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需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例如:如图3所示,甲实验时让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
匀速直线
匀速直线
运动,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间接显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乙实验中球的动能大小是通过
木块在水平桌面被推开的距离大小
木块在水平桌面被推开的距离大小
间接反映出来的.
(2012·龙湖区模拟)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让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2)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在上述甲、乙两组实验中:
①实验中通过观察
纸盒移动距离
纸盒移动距离
的长短,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②乙图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两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
速度
速度
.
③选用图甲探究的是动能与
速度
速度
的关系,理由是:两球
质量
质量
相等;得出的结论是:
物体质量相等时,运动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物体质量相等时,运动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
④选用图乙探究的是动能与
质量
质量
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
物体运动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物体运动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
⑤物理研究方法有许多,如等效替代法、类比法、对比法;本实验中运用了两种研究方法,一是
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
法;二是转换法.
(2012·建邺区一模)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让仅质量不同的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撞击水平面上的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
(1)让质量不同的小车分别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
控制小车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相等
控制小车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相等
.
(2)实验中通过观察
木块移动距离的大小
木块移动距离的大小
来比较动能大小的.
(3)此实验的正确结论是
在速度一定时,运动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在速度一定时,运动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如果木板绝对光滑,此结论
不成立
不成立
(选填“成立”、“不成立”或“不一定成立”).
(4)本实验在比较动能大小时采用的是“转换法”,下列四例实验中,用此物理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C
C
.
A.在研究磁体周围的磁场情况时引入磁感线.
B.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分析推理而得出的.
C.在奥斯特实验中通过通过小磁针的偏转判断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D.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
第一页
上一页
84
85
86
87
88
下一页
最后一页
93870
93872
93874
93876
93878
93880
93882
93884
93886
93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