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如图在测定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下列要求错误的是( )
小红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提出下列假设:
(1)机械效率可能跟动滑轮有关
(2)机械效率可能跟被拉物体上升的高度有关
(3)机械效率可能跟被拉物体重有关
(4)机械效率可能跟承受绳子的段数有关
然后小婷设计了如图所示的2组实验进行对比,来验证小红提出的假设,则该实验验证的假设是( )
通过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可得出下列各措施中能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
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甲、乙、丙、丁四组同学测得的值分别为:0.7%、72%、100%和113%,这四个结果中可能正确的是( )
(2013·鄂州)如图所示,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若物体重6N.
(1)实验时沿
竖直向上
竖直向上
方向拉绳子自由端最省力,且应
匀速
匀速
拉动弹簧测力计.若物体上升高度为10cm,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中所示,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83.3%
83.3%
.
(2)若仅增加物体的重量,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增大
增大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不计摩擦).
(2005·襄阳)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两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次数
钩码重/G
钩码上升的高度/c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cm
1
2
10
0.8
40
2
5
5
1.6
20
(1)此实验使用滑轮的个数至少是
3
3
个,其中动滑轮有
2
2
个.
(2)实验中应
匀速竖直
匀速竖直
拉弹簧测力计.
(3)第一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62.5%
62.5%
,第二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大于
大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一次的机械效率.
(2004·宿迁)利用如图装置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重为5.4N的物体A匀速上升0.2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2.4
2.4
N,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75%
75%
.
(2003·昆明)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
(1)一位同学用如图(a)所示的滑轮组在10s内将0.25kg的钩码匀速提高了10cm,在这个过程中弹簧秤的示数如图(b)所示g=10N/kg.则:作用于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所做的功W=
0.3
0.3
J;此拉力的功率P=
0.03
0.03
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83.3%
83.3%
(2)如果这位同学仍然用图(a)的滑轮组,只是把所挂钩码减少了三个,此时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
0
,则η与η
0
的大小关系是η
>
>
η
0
(填“>”、“=”或“<”)
(2013·百色一模)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使用如图的装置.
(1)本实验需要用的测量仪器有弹簧秤和
刻度尺
刻度尺
.
(2)为了准确测出机械效率,实验时要竖直向上
匀速
匀速
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可知拉力大小为
2.4
2.4
N,若钩码上升的高度为6cm,则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
18
18
cm.
(3)钩码总重为3N,由实验数据可计算,有用功为
0.18
0.18
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41.7%
41.7%
;
(4)不计摩擦力,在其他重要条件不变时,若增加钩码重,则额外功将
不变
不变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增大
增大
.(以上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012·宝应县一模)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将重400N的木箱匀速向上提升,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工人的拉力为
200
200
N,而工人实际的拉力是250N,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80%
80%
,如果只增加木箱重,则机械效率将
增大
增大
.(不考虑绳重、摩擦和滑轮重)
第一页
上一页
123
124
125
126
127
下一页
最后一页
91491
91492
91494
91496
91498
91500
91502
91504
91506
9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