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2013·黔东南州)在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一块长木块,一端垫高做成斜角30°、高h为0.3m的斜面,现将重5N的木块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到斜面顶端h的位置.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恒为3N,所用时间为12s.求:
(1)木块从底端运动到顶端过程中的速度.
(2)木块从底端运动到顶端过程中,拉力做功的功率.
(3)此斜面的机械效率.
(2013·宁德)如图所示,斜面长5m、高1.6m,用400N的拉力将重为1000N的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从底端拉到顶端.求:
(1)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
(2)拉力对物体做的功;
(3)斜面的机械效率.
用200N的推力沿斜面将物体匀速推上长8m、高2m的斜面,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为50N,求:
(1)总功和有用功分别是多少.
(2)斜面的机械效率.
(3)物体的重量.
在“探究斜面”的实验中
(1)设计实验: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将小车拉上斜面顶端,分别测出拉力F,小车沿斜面通过的距离s,小车和钩码总重力G,小车上升的高度h,比较Fs与
Gh
Gh
的大小关系.
(2)实验注意点是:应该沿
斜面向上
斜面向上
拉动小车,使小车做
匀速
匀速
运动.
(3)实验器材:斜面、小车、钩码、弹簧测力计和
刻度尺
刻度尺
等.
(4)实验过程:I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车和钩码的总重力G,将小车从斜面底部按要求拉到斜面顶部,读出拉力F的示数.II用刻度尺测出小车沿斜面运动的距离s,小车上升的高度h.III改变放置的钩码数量,从而改变车重,重复上述步骤两次.进行实验步骤III的目的是:
进行多次实验,得出普遍结论
进行多次实验,得出普遍结论
.
(5)实验记录:将相关实验数据记录于表格中,请你设计这个表格:
(6)交流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发现F·s与G·h近似相等.这说明使用斜面虽然省力,但却
费
费
距离.小芳所在的实验小组用木块代替小车,结果发现F·s明显大于G·h,你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克服摩擦力做了额外功
克服摩擦力做了额外功
.
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如图所示,已知斜面上木箱的质量m=40kg,人对木箱的拉力F=75N,斜面长s=4m,斜面高h=O.5m.
求:①木箱受到的重力(g取10N/kg);
②斜面的机械效率.
③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2000·烟台)一个物体所受重力为G,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从斜面底端匀速运动到顶端.斜面长为L,高为h,物体所受阻力为f,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2009·新区一模)一个重为G的物体沿如图所示的左右两个斜面,被推上同一个平台,左斜面长为L
1
,是右斜面长L
2
的1/2,且沿两个斜面推动物体时所受摩擦力一样大,那么两个斜面相比( )
(2009·江苏二模)如图所示,把同一物体沿斜面BA和CA分别拉到顶端A,若斜面两边的机械效率η
B
=η
C
,则沿斜面的拉力F
1
、F
2
的大小关系是( )
(2012·日照)如图所示为倾角30°的固定斜面,方明同学用平行于斜面500N的推力将质量为70kg的物体在5s时间内匀速推高1m.(g取10N/kg)求:
(1)推力做的总功和推力的功率.
(2)斜面的机械效率.
(3)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
(2011·徐州)为了帮助滑雪者登上长200m、高40m的山坡,滑雪场沿山坡铺设了一条直雪道.把一位重600N的滑雪者沿此雪道由坡底匀速拉至坡顶需用拉力150N.
求:(1)拉力对滑雪者做的功;
(2)雪道斜面的机械效率.
第一页
上一页
114
115
116
117
118
下一页
最后一页
91314
91316
91318
91320
91322
91324
91326
91328
91330
9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