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如图所示,一圆柱形平底容器底面积为6×10
-2
米
3
,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容器内放入一个底面积为2×10
-2
米
2
、重力为20N的圆柱形木块.求:
(1)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强.
(2)向容器内缓慢注入水,当水多高时,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强恰好为零?(取g=10N/kg)
如图所示,将一块重为5.4N、体积为200cm
3
的石块,用细线系着浸没在装有水的薄圆柱形容器中,此时容器中水的深度由10cm上升到12cm,已知容器重为14.6N,容器的厚度不计.
(1)求石块的密度.
(2)求石块所受的浮力和测力计的示数.
(3)求容器的底面积及容器中水的重力.
(4)由于细线松动,使石块沉到容器底,求石块静止后,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小林和爸爸周末到郊外去钓鱼,他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还观察到爸爸在钓鱼前要“试漂”来确定铅坠(铅坠由合金制成)的大小,尽量使“浮标”更灵敏,图是浮标和铅坠的位置示意图.若球形浮标的体积为15cm
3
.(取水的密度ρ
水
=1.0×10
3
kg/m
3
,g=10N/kg.)
(1)若铅坠在水面下1.2m处,它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大?
(2)有经验的钓鱼者会使浮标体积
2
3
的浸入水中,此时浮标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如图所示,重为20N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底面积S=2×10
-2
m
2
,高h=0.4m当容器装满水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4×10
3
Pa,(ρ
水
=1.0×10
3
kg/m
3
)
求:
①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多大?(p=ρ
液
gh; g=10N/kg)
②容器中水受到的重力.
③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吊着一重为4N的物体,当物体全部浸没在该容器的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N.该物体排开水的质量是多大?
如图所示,体积是0.4m
3
的木块浮在水面上,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是0.3m
3
,(g取10N/kg),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木块的质量是多少?
(3)木块的密度是多少?
如图所示是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则:
(1)图甲中木块A重
3
3
N,图乙中小桶重
1.6
1.6
N;
(2)将木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丙所示,木块A受的浮力为
3
3
N,则小桶B内水的体积等于
300
300
cm
3
;
(3)比较图乙、丁可知,木块排开水的重力为
3
3
N,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所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所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
如图所示,溢水杯中盛有某种液体,液面刚好齐溢水口,将一个质量为120g的物块放到溢水杯中,物块漂浮在液面上,溢到量杯中的液体体积是160mL,g=10N/kg,求:
(1)物块受到的浮力?
(2)液体的密度是多大?
小丽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如图:将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圆柱体金属体,当金属体慢慢浸入水中时(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到容器底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的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6
7
8
h/cm
0
2
3
6
8
10
12
14
F/N
6.75
6.25
5.75
5.25
4.75
4.25
4.25
4.25
(1)分析实验数据,可得物体重
6.75
6.75
N,第四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1.5
1.5
N.
(2)分析表中第1列到第5列数据,说明:
未浸没时,浸入深度越深,物体所受浮力越大
未浸没时,浸入深度越深,物体所受浮力越大
.
(3)分析表中第6列到第8列数据,说明:
浸没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深度无关
浸没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深度无关
.
(4)能正确反应浮力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是:
B
B
.
某物体漂浮在水面时有
1
4
的体积露出水面,漂浮在某种液体液面时有的
1
3
体积露出液面,求物体的密度和这种液体的密度?
如图所示,用手提住弹簧测力计(图中手未画出),下面吊着一个金属块.当金属块未接触容器中的水时(如图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当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时(如图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g取10N/kg)
求:(1)求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2)求金属块的体积.
第一页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最后一页
76650
76652
76654
76656
76658
76660
76662
76664
76666
7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