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1)作出图1经空气斜射入玻璃的折射光线.
(2)根据图2中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
(3)如图3所示,这是一个近视眼观察远处物体的未完成的光路图,请在图中将光路补充完整.
请仔细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人类的眼睛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如图所示;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比如看书,看电视、计算机,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常见症状是头疼脑涨、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25cm.
(1)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
焦距
焦距
--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
像距
像距
使像变得清晰.
(2)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
C
C
(填以下选项).
A.0~10cm B.10cm~25cm C.10cm一极远处 D.0~25cm
(3)如何预防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看书时间不能太长,中间要休息
看书时间不能太长,中间要休息
.
小明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对眼睛视角大小的相关因素,他通过观察不同高度的树木且不断地改变眼睛与树木的距离,如图所示,得到数据,如表格所示:
物体高度h(m)
4
2
1
距物体距离s(m)
8
6
4
2
8
6
4
2
8
6
4
2
视角α(度)
28
36.8
53.1
90
14.2
19
28
53
5.5
9.5
14.2
28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有:
(1)在观察相同高度的物体时,视角的大小与
距物体的距离
距物体的距离
有关,
距离
距离
越远视角越
小
小
(2)观察者的眼睛与物体距离不变时,视角的大小
物体高度
物体高度
有关,
高度
高度
越大,视角越
大
大
.
小明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甲)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
(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他应该
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
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
.
(2)如图乙)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
A
A
图,其矫正做法是
C
C
图.
请你调查一下你周围有多少同学患有近视,并分析学生近视的原因,提出正确用眼的方法,写出实验调查报告.
生活中由于多种原因,人的眼睛会形成图示的情况,为了矫正这种缺陷,需要配戴眼镜.请你在图中画出应该配戴的眼镜模型.
下面为近视眼镜的示意图.请你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在图中虚线框内划出矫正所需要的透镜并完成矫正后的光路图.
如图所示,甲图和乙图分别为小飞和爷爷没有戴眼镜的情形,为了矫正视力,请你帮助他们分别选择配置眼镜的类型,填在方框中.
小明从眼镜上取下一块镜片,透过镜片观看邮票的文字(如图甲所示).所成的是
正立、放大的虚
正立、放大的虚
像.小明将此镜片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然后在镜片前放置一眼镜(如图乙所示),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向后移动光屏,像又清晰了.此眼镜是
近视
近视
(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2013·玉林)如图所示,描述的是
近视
近视
眼(选填“近视”或“远视”)的成像情况,矫正的办法是戴一副
凹
凹
(选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
第一页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4215
14217
14219
14238
14241
14243
14245
14247
14250
1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