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2008·崇明县二模)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前,应首先观察并记下凸透镜的
焦距
焦距
.在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
烛焰
烛焰
的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
同一高度
.
(2007·丰台区一模)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看到一个放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小于
小于
15c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这种成像情况是
幻灯机
幻灯机
的工作原理.(填:“照相机”、“放大镜”或“幻灯机”)
(2007·长宁区二模)在如图中,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的
60~70
60~70
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选填“60~70”或“大于70”);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5厘米刻度处时,移动光屏,
能
能
在光屏上成像(选填“能”或“不能”).
如图所示“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示意图,MN为凸透镜的主光轴,F 为凸透镜的焦点.
(1)在实验时应用的实验器材有光具座、蜡烛、光屏和
凸透镜
凸透镜
.
(2)在实验时,应将蜡烛和光屏置于凸透镜的
不同侧
不同侧
.(填“同一侧”或“不同侧”),并调整蜡烛的焰心、凸透镜的光心、以及光屏的中心在
同一高度
同一高度
.
(3)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的左侧时,若在凸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凸透镜左侧a、b、c、d 四点中的
c
c
点处.
幻灯机
幻灯机
就是利用凸透镜这一成像特点制成的.
刘丽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她固定凸透镜调节蜡烛和光屏的位屏的位置,当光屏距凸透境30cm.时出现了一个放大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f<15cm
f<15cm
,光线照射到光屏上应发生
漫反射
漫反射
(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
遵循
遵循
(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把蜡烛放在a、b、c、d各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则:(其中F为焦点,P为二倍焦距处)
(1)要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整到
同一高度
同一高度
;
(2)当屏上出现与物体等大的实像时,蜡烛放在
b
b
点上.
(3)在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时,蜡烛放在
c
c
点上.
如图所示,物体放在
C、E
C、E
点可成放大的像.放在
A
A
点可成缩小的像,放在
A、B、C
A、B、C
点可成倒立的像,放在
D
D
点不能成像.
物长8cm,通过焦距为f的凸透镜在屏上得到10cm高的像,则物体应放在
2f>u>f
2f>u>f
.若要得到放大的虚像,物体应放在
焦点以内
焦点以内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亮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不动,如图所示.
(1)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
同一高度
同一高度
.
(2)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0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缩小
缩小
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
照相机
照相机
.
(3)要在光屏上成等大的像,应使蜡烛与透镜的距离
20
20
cm,光屏应向
右
右
移动(选填“左”或“右”).
如图所示,有三个支架用于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且能在光屏成烛焰的像,则
(1)在实验中,a支架放光屏,b支架放
凸透镜
凸透镜
;c支架放
蜡烛
蜡烛
,这时光屏上成
倒立
倒立
、
放大
放大
的实像;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
投影仪
投影仪
上(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2)如果在上述实验中把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光屏上
能
能
成像(选填“能”或“不能”).
第一页
上一页
212
213
214
215
216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3599
13601
13603
13605
13607
13609
13611
13613
13615
13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