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当用它作放大镜时,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应
小于
小于
15c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小明有一块焦距为5cm的凸透镜,若想用它做一个模拟照相机,则景物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大于10cm
大于10cm
,若想将它作为放大镜使用,则被观察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小于5cm
小于5cm
.
把一滴水滴在玻璃上,然后透过水滴和玻璃看书上的字,发现字的大小变
大
大
了(填“大”或“小”),这是因为此时水滴相当于
凸
凸
透镜(填“凹”或“凸”).看到的字是放大的
虚
虚
像.(填“实”或“虚”)
把一滴水滴在玻璃上,然后透过水滴和玻璃看书上的字,发现字的大小变
了,在这一现象中水滴相当于
凸
凸
透镜,此时还是一个
放大
放大
镜.
在透明的玻璃板或塑料片上小心地滴上一滴水,把它放在课本上,看到课本上的字
变大
变大
.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直线上A、B、C三点分别用于放置器材,如图所示,其中B点应该放
凸透镜
凸透镜
(选填“光屏”、“凸透镜”或“蜡烛”),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应该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
大于2倍
大于2倍
焦距的地方.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凸
凸
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
倒立
倒立
的
缩小
缩小
的
实
实
像.
如果在点燃的蜡烛和光屏之间,将一凸透镜从靠近蜡烛的一方沿主光轴慢慢向光屏的方向移动,发现在光屏上得到两次清晰的像,那它们一定是
实
实
(填“实”或“虚”)像,并且前一次得到的是
放大
放大
的像,后一次得到的是
缩小
缩小
(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毕业班的同学在照毕业照时发现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为了使全班同学都进入镜头,应使照相机
远离
远离
学生,并调节镜头使镜头
靠近
靠近
胶片;在使用投影仪要使银幕上的像比原来大一些,应使投影仪
远离
远离
银幕,并调节镜头使镜头
靠近
靠近
投影片.(“远离”或“靠近”)(“远离”或“靠近”)
如图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平面镜的作用是
改变光路,使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改变光路,使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投影屏幕使用粗糙的白布做成,这是利用光在白布上发生
漫反射
漫反射
,可以使教室里各个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如果图中h=40cm,则凸透镜焦距大于
20
20
cm.
第一页
上一页
176
177
178
179
180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2897
12899
12901
12903
12905
12906
12908
12911
12913
1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