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投影仪上方的平面镜,在这里的主要作用是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图甲中入射到平面镜上的两条光线中,有一条光线的光路没有画完,请你在原图中按作图要求将光路补画完整.
如图所示,小明把凸透镜看做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做视网膜,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取下”近视眼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光屏上能重新呈现清晰的像.请你分析小明的实验,说明近视眼镜是如何矫正视力的,并说出一种保护视力的具体方法.
夏天,丽丽把爷爷的老花镜拿来正对太阳光,在距老花镜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老花镜来观察地图上较小的图案,则地图到透镜的距离应
小于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cm,该老花镜对光具有
会聚
会聚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当丽丽把一只蜡烛放在距透镜8cm处时,在墙面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
实
实
像(选填“实”或“虚”).
物体位于距离凸透镜12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20cm处成一个放大的实像,探究该凸透镜的焦距f大约在哪个范围.(要求写出理论分析过程)
假期到了,公园里游人如织.其中四位游客在同一地点,分别用不同型号的甲、乙、丙、丁相机(焦距不同),对着同一景物一亭子各拍了一张照片,如图A、B、C、D所示.我们可以判定:照片
D
D
是用甲拍摄的,照片
A
A
是用丙拍摄的,照片
C
C
是用丁拍摄的,照片
B
B
是用乙拍摄的.
2010年CCTV青年歌手大赛,为我国的音乐事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1)大赛中有道辨听题:“先听音乐,后判断该音乐是用哪种乐器演奏的.”歌手能判断出是用哪种乐器演奏的乐曲是依据声音的
音色
音色
不同.
(2)歌唱演员演唱时,在现场观看的小丽距离歌手17m远,则歌声传到她那里需要
0.05
0.05
s.(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3)在无其他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绿光照在穿白上衣、黄裙子的歌唱演员身上,那么在观众看来,演员上衣呈
绿
绿
色,裙子呈
黑
黑
色.
(4)小丽在比赛现场用自己随身携带的照相机拍摄了几张照片.若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50mm,此时胶片到镜头的距离
B
B
A.略小于50mm B.略大于50mm C.100mm D.略小于100mm.
小吴等同学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进行了这样的实验:如图所示,在地上放一个去掉灯罩的台灯,让发光的灯泡朝上.手拿来一个放大镜,把它放在灯泡上方几厘米远的地方,然后慢慢向上面移动的过程中,小吴他们观察到这样的两种现象:第一种现象,放大镜向上移到某一位置时,在天花板上看到一个由灯丝形成的像;第二种现象,将放大镜继续向上移动到一个新的位置时,在天花板上看到印在灯泡上的图与文字的像,它们被放大了,不过是倒的.
根据上述短文提供的信息,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摄像机、眼睛、望远镜之中和这套装置物理原理相同的是:
投影仪
投影仪
.
(2)好动脑筋的小吴同学发现,在上述装置中只要再添加一个器材,就能让天花板上的像移到竖直墙壁.小吴添加的是
平面镜
平面镜
.
(3)请将此装置和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相比较.灯丝相当于烛焰的
A
A
A.第一种现象 B.第二种现象
C.两种现象都是 D.两种现象都不是.
如图所示,把一张透明的塑料纸铺在桌上,用筷子在塑料纸上滴一个水球(直径约5毫米),双手平拿着塑料纸,透过水珠看报纸上的字,字是放大了还是缩小了?看到的实像还是虚像?小水珠起了什么作用?
要看清蚂蚁一样的细字,手边又没有放大镜怎么办?
练习调节投影仪(图)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但是,画面超出了屏幕范围.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
减小
减小
(填“增大”或“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
上
上
(填“上”或“下”)移动.
第一页
上一页
160
161
162
163
164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2565
12566
12567
12568
12569
12570
12571
12572
12573
12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