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2012·射洪县模拟)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所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在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
(1)此时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的特点是
倒立、放大的实像
倒立、放大的实像
;
(2)若固定凸透镜,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也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这个像的特点是
倒立、缩小的实像
倒立、缩小的实像
;
(3)若固定凸透镜,将蜡烛移到30cm刻线处,要使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
C
C
A、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5cm B、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5cm
C、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10cm D、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10cm
(4)若保持蜡烛、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只是用黑色不透光的纸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未遮住部分光线仍能通过,则:
D
D
A、光屏上不能得到清晰的像 B、光屏上只有烛焰根部的像,如上图甲
C、光屏上只有烛焰尖部的像,如上图乙 D、光屏上仍然会得到烛焰完整的像.
(2012·青浦区二模)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将蜡烛分别置于主光轴上物距大于凸透镜两倍焦距的不同位置,成像情况如图(a)、(b)所示.
(1)观察图(a)或(b)可知:
当物距大于像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物距大于像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
(2)比较图(a)和(b)可知:
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所成的实像越小、像距越小
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所成的实像越小、像距越小
.
(2012·海淀区二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首先将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调整到同一水平线上,然后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40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线处,移动光屏,当光屏移动到100cm刻线处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则该像是倒立、
放大
放大
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保持凸透镜A位置不变,先将点燃的蜡烛沿着光具座移动到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再沿着光具座左右移动光屏,始终看不到烛焰的像,其原因可能是
蜡烛在焦点以内
蜡烛在焦点以内
.
(2012·崇明县二模)[探究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图1甲),看到手指
放大
放大
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图1乙),看到房屋
缩小
缩小
的像(均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他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明在图2所示的光具座上,将器材安装好后,要调节蜡烛和光屏的中心与凸透镜的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
同一高度
.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光屏上像
的大小
40
13.5
缩小
30
15
缩小
20
20
等大
15
30
放大
10
光屏上没有像
8
光屏上没有像
[结论与应用]
(1)分析数据可知
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
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
.
(2)小明班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操作时应使照相机
远离同学
远离同学
.
(2012·白下区一模)如图所示,是小红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三种情形,其中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图
B
B
,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是图
A
A
.(选填“A”、“B”或“C”)
(2011·万州区模拟)人站在镜前1.5m处,人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距离为
1.5
1.5
m;使用放大镜时,物体应当位于放大镜的
1
1
倍焦距以内.
(2011·从化市一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刚看到如图所示清晰的像,若在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
不能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该像,此时物与像在凸透镜的
同侧
同侧
(选填“同侧”或“两侧”).这个像的性质是
正立放大
正立放大
的(选填“倒立缩小”、“倒立放大”、“正立缩小”或“正立放大”)
虚
虚
(选填“实”或“虚”)像.
(2010·平房区一模)同学们要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他们来到实验室,选用了凸透镜、光屏、蜡烛和刻度尺,用实验的方法研究这个问题.
(1)请你简要说出实验探究前应怎样合理摆放和调整器材?
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同一直线上,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同一直线上,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
(2)小亮同学摆放和调好器材后,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
物距/cm
像距/cm
像的性质
1
20
6.7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15
7.5
3
10
10
倒立、等大的实像
4
7.5
倒立、放大的实像
5
3.5
--
正立、放大的虚像
请你根据上面的观测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①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5
5
cm;
②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是
倒立、缩小的实像
倒立、缩小的实像
,实验序号4中像距的大小是
15
15
.
(2010·南开区三模)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他首先按如图甲所示完成仪器装配,图甲中H点是2倍焦距处.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
上
上
(选填“上”或“下”)调;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蹑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0cm
10cm
.
(2010·南京二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通过调整光屏的位置,让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透镜到光屏距离为10cm,则该透镜的焦距
10
10
cm;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中心相同在高度后,把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16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放大
放大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投影仪
投影仪
.
第一页
上一页
109
110
111
112
113
下一页
最后一页
11619
11621
11623
11625
11627
11629
11630
11632
11634
1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