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给一个空饮料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薄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将底部小孔正对着发光体AB,如图所示.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保持物体AB不动,将空罐逐渐向右移动,薄膜上所成的像将
变大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选用半透明薄膜作光屏,是利用光的
折射
折射
可以使观察者能够看到像.
在“观察太阳光通过小孔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活动中.
(1)当挖有三角形小孔的硬纸板距离地面较近时,地面上的光斑是
三角
三角
(圆/三角)形的;当硬纸板距离地面较远时,地面上的亮斑是
圆
圆
(圆/三角)形的.
(2)当在硬纸板上挖的小孔较大时,为了能看到太阳的倒像,应该
增大小孔与地面的距离
增大小孔与地面的距离
.
老师给小明布置了一个作业:测量一根电线杆的长度.小明看着高高的电线杆和手中的米尺犯了难:这可怎么办?请你利用你学过的知识帮小明想出一个好办法,说出你这样做的理由.
小明按如图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的小孔是三角形的,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C
C
.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倒立像 D.蜡烛的正立像.
如图所示,从室内的一盏电灯通过墙壁的两个小孔射出来,请你根据这两条光线确定电灯的位置.
如图所示,在地面上竖直立一长杆AB,图中带箭头的是一条照射到地面的太阳光线,请作出长杆在地面上的影长.
李佳同学在学习了光的传播知识后,猜想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阅读并根据所学知识和他一起填写实验结果:
实验方案:
(1)在桌子上放一张白纸作光屏,利用铁架台把一张中心有孔的硬纸片固定在白炽灯与白纸之间,如图所示;
(2)打开白炽灯,上下调整硬纸片的距离,直到在白纸上出现灯丝清晰的像,观察像的正倒;
(3)上下移动硬纸片,改变白炽灯泡与小孔的距离,观察像的大小变化.实验现象:
(1)实验发现白纸上像的开口处与灯丝的开口处方向相反,此时所成的像为
倒立
倒立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实
实
(选填“实”或“虚”)像.
(2)灯泡与小孔的距离越小,所成的像越
大
大
;当灯泡与小孔的距离大于小孔与白纸的距离时,所成的像是
缩小
缩小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李佳同学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光沿直线传播
光沿直线传播
.
俗语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1)请你在题图中通过画图说明井底之蛙看到的天的范围有一定的限度.
(2)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限制了青蛙的观察范围
光沿直线传播
光沿直线传播
.(填物理原理)
(3)推测:青蛙所在的井越深,它观察到的范围越
小
小
.
在《光的直线传播》课堂中,有位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对“立竿见影”的现象进行研究.
(1)首先,老师请小北塘同学在下面的两图中画出清晨7点和上午10点,同一根竹竿同一地点在太阳下的影子(要求将影子用L标出),请你和小北塘同学一起来完成(“●”表示太阳).
(2)从这两张图比较来看,你发现影子的长短与
太阳位置
太阳位置
有关.古代入利用这个规律创造发明了日晷,并以此来粗略测量
时间
时间
.
操场边有一棵大树,一个晴朗的夏日里,王霞发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面上照射出许许多多的光斑,这些光斑尽管有的大,有的小,但几乎都是圆形的.这是为什么呢?
王霞去请教老师.老师告诉她:这些光斑都和太阳的形状相似,是太阳的“像”.你可以拿一支点燃的蜡烛作光源,用削得很尖的铅笔在一张纸片中心扎一个小孔(直径约3mm),设法把它立在桌子上(如图所示),另拿一张白纸放在小孔后面,试一试能在后面的这张白纸上看到蜡烛的像吗?(实验时拉上窗帘,使室内的光线变暗)
(1)请你也来做一做“小孔成像”实验.探究如何才能使蜡烛的像变大或变小.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2)小孔所成的蜡烛的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你能不能尝试解释?
第一页
上一页
65
66
67
68
69
下一页
最后一页
38695
38697
38699
38701
38703
38705
38707
38709
38711
38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