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背景知识:观察月球的照片,月面上最明显的特征是有许多环形山(如图所示).环形山(crater),希腊文的意思是“碗”,通常指碗状凹坑结构,所以环形山也叫做“月坑”.其中大的直径可超过lOOkm,小的不过是些凹坑,月坑是如何形成的呢?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受月球的吸引,流星在太空中运行时会靠近月球,到一定距离时会与月球发生碰撞,从而形成坑洞.你能对有关月亮坑洞的问题进行探究吗?
想想看,有哪些因素(变量)可能会影响坑的尺寸?
现在一个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月坑探究的模拟实验:如下左图所示,找一只铝制的盘子,里面铺上面粉,几只不同形状和质量的玻璃球.每次使一只玻璃球在盘子的上方某一高度竖直下落,再尝试使玻璃球在不同高度下落,观察现象.如果你的猜想是“玻璃球质量越大,坑就越深”,那么,在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玻璃球的质量
玻璃球的质量
、
下落高度
下落高度
、
坑的深度
坑的深度
.

记录两个相关物理量之间发生的对应关系,总可以在直角坐标系里描出一条图线,可以直观地看出这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趋势.
如图是根据“月亮坑”实验的实验数据所绘成的曲线图.

观察如图,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高度相同的情况下,质量越大,坑越深;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高度越高,坑越深
高度相同的情况下,质量越大,坑越深;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高度越高,坑越深
.
答案
玻璃球的质量
下落高度
坑的深度
高度相同的情况下,质量越大,坑越深;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高度越高,坑越深
解:为验证猜想,(玻璃球质量越大,坑就越深)要控制下落的高度不变,改变下落的玻璃球的质量,来观察坑的深度;
所以应测量的物理量为:玻璃球的质量、下落高度、坑的深度.
根据月亮坑实验的曲线图可以看出,横坐标相同时即当下落高度相同时,质量不同的玻璃球,质量越大,坑越深;选取任一个玻璃球进行分析,同一个玻璃球质量相同,随着下落高度的增加,坑的深度也在增加.所以结论为:高度相同的情况下,质量越大,坑越深;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高度越高,坑越深.
故答案为:玻璃球的质量、下落高度、坑的深度.
高度相同的情况下,质量越大,坑越深;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高度越高,坑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