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2011·武汉模拟)小林为了测定一块矿石的密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表格中已经记录了矿石的质量、烧杯和水(图甲)的质量,图乙显示的是用细线将矿石拴好浸没在水中,但不与杯底接触时的情景,请根据图中显示的情况完成表格
青果学院
矿石的质量(g) 甲图烧杯和水的质量(g) 乙图矿石浸入后烧杯、水和矿石的质量(g) 矿石的体积(cm3 矿石的密度(kg/m3
60 117
157
157
40
40
1.5×103
1.5×103
(2)从图甲到图乙,水对烧杯底部压力增大了
0.4
0.4
N(g=10N/kg)
(3)剪断细线后矿石落到烧杯的底部,接下来应向天平再加
20
20
g砝码,天平才能平衡.
答案
157

40

1.5×103

0.4

20

解:(1)矿石浸入后烧杯、水和矿石的质量:m'=100g+50g+5g+2g=157g.
矿石排开水的质量:m''=m'-m0=157g-117g=40g.
矿石的体积:V=V=
m″
ρ
=
40g
1g/cm3
=40cm3
矿石的密度:ρ=
m
V
=
60g
40cm3
=1.5g/cm3=1.5×103kg/m3
(2)当矿石浸没在水中,但是不接触杯底时,水给矿石一个竖直向上的浮力,矿石给水一个等大的相互作用力,加在容器的底部,使烧杯对天平盘的压力增大.
所以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力增大:△F=FgV=1.0×103kg/m3×10N/kg×40×10-6m3=0.4N.
(3)剪断细线后矿石落到烧杯的底部,烧杯对天平的压力等于烧杯的重、水重、矿石的重.
所以,增加的砝码质量为:△m=m+m0-m'=60g+117g-157g=20g.
故答案为:(1)157;40;1.5×103;(2)0.4;(3)20.
考点梳理
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力作用的相互性;阿基米德原理.
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矿石的体积等于矿石排开水的体积,求出排开水的体积,即矿石的体积.
知道矿石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
当矿石浸没在水中,但是不接触杯底时,水给矿石一个竖直向上的浮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矿石给水一个等大的相互作用力,加在容器的底部,使烧杯对天平盘的压力增大.
当矿石下沉到烧杯的底部,烧杯对天平的压力等于烧杯的重、水重、矿石的重.
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当物体用细线拴好,浸没在水中,但是不和容器底接触时,天平受到的压力增大了浮力的大小.当细线剪断,物体下沉到水底,天平受到的压力比物体浸没之前增大了物体的重力的大小.
实验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