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玻璃杯和水测量石块及木块的密度,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并按顺序完成了甲、乙、丙、丁、戊的实验操作,根据图中内容,完成以下分析:

(1)分析步骤甲中测力计示数,石块受重力
3.0
3.0
N;
(2)对比分析步骤甲和乙的测力计示数,利用所学浮力知识知石块的体积为
1.2×10-4
1.2×10-4
m
3,密度为
2.5×103
2.5×103
kg/m
3;
(3)对比
甲、丙
甲、丙
两步骤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木块的质量;
(4)分析丁、戊两步骤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木块浸没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为
2.2
2.2
N,木块的密度为
0.55×103
0.55×103
kg/m
3;
(5)小勇却认为小明所测木块密度的方案中有缺限,实验中只用完成甲、乙、丙、丁的操作就可以了,且得到的结果更准确.你认为小勇的看法
不合理
不合理
(“合理”或“不合理”).按小勇的方案测出木块的密度将比小明所测得的密度值
小
小
(“大”或“小”)一些,原因是:小明实验方案中所测得的木块浮力偏
大
大
(“大”或“小”).
答案
3.0
1.2×10-4
2.5×103
甲、丙
2.2
0.55×103
不合理
小
大
解:(1)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0N,所以石块的重力是3.0N.
故答案为:3.0.
(2)由甲、乙两图,石块在水中所受的浮力F
浮=G-F=3.0N-1.8N=1.2N;
石块的体积等于石块排开水的体积,即V
石=V
排=
=
=1.2×10
-4m
3石块质量m=
=
=0.3kg
∴石块密度ρ=
=
=2.5×10
3kg/m
3.
故答案为:1.2×10
-4;2.5×10
3.
(3)比较甲、丙两个步骤可以知道木块的重力,从而知道质量.
故答案为:甲、丙.
(4)分析丁、戊两步骤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木块浸没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为F
浮=3.2N-1.0N=2.2N,
木块的体积为:V
木=V
排=
=
=2.2×10
-4m
3木块质量m=
=
=0.12kg
木块密度ρ=
=
=0.55×10
3kg/m
3.
故答案为:2.2;0.55×10
3.
(5)小勇的看法不合理,按小勇的方案测量的浮力是4.2N-1.0N=3.2N,偏大;由此计算出的体积也会偏大,根据ρ=
计算出的密度就会小.
故答案为:不合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