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青果学院(2010·津南区二模)大桥在水下施工时,要向河中沉放大量的施工构件,假设一边长2m的正方体被缓缓吊入水中(如图甲所示),在沉入过程中,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为h,随着h的增大,钢绳拉力F、物体所受浮力F都发生变化,钢绳拉力F和物体所受浮力F随h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N/kg,则(  )



答案
A,C,D
解:A、由图可知,构件在浸入水中的过程时排开水的体积变大,所以浮力逐渐变大;当构件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浮力不变,因此浮力F1随h变化的图线是图乙中的②;同时钢丝绳的拉力F=G-F,所以据上分析即可判断①反映的是钢绳拉力F随h变化的关系,故A正确,B错误;
C、该构件的体积是V=(2m)3=8m3,当其完全浸没时浮力最大,故其最大浮力是Fgv=1×103kg/m3×10N/kg×8m3=8×104 N;
由于构件完全浸没时的拉力与浮力相等,故此时的拉力也是8×104 N,因为F=G-F,所以G=F+F=1.6×105 N,
所以其质量是m=
G
g
=
1.6×105N
10N/kg
=1.6×104kg,ρ=
m
v
=
1.6×104kg
8m3
=2×103 kg/m3.故该选项正确;
D、当构件在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最大,据上可知,此时的最大浮力是8×104N;故该选项正确;
故选ACD.
考点梳理
阿基米德原理;密度的计算.
(1)先分析构件下沉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因此构件受到的浮力变大;当构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时,构件受到的浮力也不再改变;同时钢丝绳的拉力F=G-F,所以据上分析即可判断①反映的是什么关系.
(2)当构件完全淹没时的高度则为构件的边长;当构件全部淹没时,排开水的体积最大,则构件受到的浮力最大;据阿基米德原理原理即可计算出此时的浮力.
(3)构件完全浸没时的拉力与浮力相等,据此我们能计算出该构件的重力,而后知道构件的边长、体积,再根据密度公式可计算出该构件的密度
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本题的重点是能从图中得出相关信息是本题的关键,难点是利用浮力、拉力以及构件重力的关系求构件的密度.
应用题;密度及其应用;浮力.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