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2010·海珠区一模)把空的易拉罐逐渐压进水中的同时,小明感到罐对手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他猜想“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有关”.他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金属柱,把它逐渐放入水中.
青果学院
(1)小明根据测力计的示数,得出结论:金属柱在水中的深度越深,所受的浮力越小;青果学院
小军做了另一组实验,得出另一个的结论:浸没的金属柱所受的浮力都是6.6N,与深度无关;
请你从两位同学的结论中任选一个,判断其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2)如果把这金属柱直接放在水中如图所示,根据小明和小军的实验可以推断,此时金属柱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3
3
N;
(3)根据上述实验的全部数据,进一步得到金属柱的质量是:
0.96
0.96
kg;金属体的密度是
3.2×103
3.2×103
kg/m3
答案
3

0.96

3.2×103

解:(1)小明的结论是错误的,金属柱在完全浸没在水中以前,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在水中越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来越小,而浮力F=G-F就会越来越大;
(2)金属体完全浸没在水中以后,FgV可知,ρ和V不变,因此浮力不变,但是浮力大小不是6.6N,而是F=G-F=9.6N-6.6N=3N.
故答案为:3N.
(3)金属体的质量:m=
G
g
=
9.6N
10N/kg
=0.96kg
金属体的体积:V=V=
F
ρg
=
3N
1.0×103kg/m3×10N/kg
=3×10-4m3
金属体的密度为:ρ=
m
V
=
0.96kg
3×10-4m3
=3.2×103kg/m3
故答案为:0.96kg;3.2×103kg/m3
考点梳理
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小明的结论是错误的,金属柱在完全浸没在水中以前,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在水中越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来越小,而浮力F=G-F就会越来越大;小军的结论也是错误的,对于完全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浮力大小与深度无关,但是浮力不是6.6N,而应是F=G-F=9.6N-6.6N=3N.根据公式m=
G
g
计算出物体的质量,再根据公式计算金属体的体积V=V=
F
ρg
,最后根据公式ρ=
m
V
计算出金属体的密度.
此题主要考查浮力的计算公式FgV、F=G-F的理解和应用,以及质量和密度的计算公式的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只要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了公式,掌握公式中每一个物理量的对应物理意义,就能够熟练的把公式应用到生活中去,充分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的教学理念.
计算题;实验题;压轴题.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