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2007·怀柔区一模)如图甲是一个空水池,底部的排水口已用塞子塞住,放水至虚线处,
(1)现将一质量为60g,体积为750ml的空心密闭瓶放入水中,试计算该瓶静止后所受的浮力;
(2)如用弹簧测力计向上逐渐用力拉塞子,如图乙,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时,塞子恰好被拔出.如用(1)中所用的空心密闭塑料瓶代替弹簧测力计,同样使池中水位达到相同位置时恰好将塞子拔出,如图丙,试计算塑料瓶排开水的体积为多大时能把塞子拔出.(g=10N/kg)
答案
解:(1)将空心密闭瓶浸没水中时F
浮
=ρ
水
gV
排
=1.0×10
3
kg/m
3
×10N/kg×750×10
-6
m
3
=7.5N;
G
瓶
=m
瓶
g=60×10
-3
kg×10N/kg=0.6N,
∴F
浮
>G
瓶
则该瓶静止后处于漂浮,F
浮1
=G
瓶
=0.6N;
(2)∵F
浮
′-G
瓶
=F
拉
∴F
浮
′=G
瓶
+F
拉
═0.6N+5N=5.6N;
∵F
浮
′=ρ
水
gV
排
′,
∴V
排
′=
F
浮
′
ρ
水
g
=
5.6N
1×1
0
3
kg/
m
3
×10N/kg
=5.6×10
-4
m
3
.
答:(1)该瓶静止后所受的浮力为0.6N;
(2)塑料瓶排开水的体积为5.6×10
-4
m
3
时能把塞子拔出.
解:(1)将空心密闭瓶浸没水中时F
浮
=ρ
水
gV
排
=1.0×10
3
kg/m
3
×10N/kg×750×10
-6
m
3
=7.5N;
G
瓶
=m
瓶
g=60×10
-3
kg×10N/kg=0.6N,
∴F
浮
>G
瓶
则该瓶静止后处于漂浮,F
浮1
=G
瓶
=0.6N;
(2)∵F
浮
′-G
瓶
=F
拉
∴F
浮
′=G
瓶
+F
拉
═0.6N+5N=5.6N;
∵F
浮
′=ρ
水
gV
排
′,
∴V
排
′=
F
浮
′
ρ
水
g
=
5.6N
1×1
0
3
kg/
m
3
×10N/kg
=5.6×10
-4
m
3
.
答:(1)该瓶静止后所受的浮力为0.6N;
(2)塑料瓶排开水的体积为5.6×10
-4
m
3
时能把塞子拔出.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专题
浮力大小的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1)将体积为750ml的空心密闭瓶放入水中,判断该瓶静止后所处的状态,根据漂浮条件求所受的浮力;
(2)如图,塑料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拉力、浮力,当拉力为5N时,能把塞子拔起,据此求出塑料瓶受到的浮力,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塑料瓶排开水的体积.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了解与掌握,利用力的平衡求浮力是本题的关键.
压强、液体的压强.
找相似题
(2013·株洲)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长方体木块,第一次如甲图所示直立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为F
1
,此时水对其底部压强为p
1
;第二次变为如图乙所示横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为F
2
,此时水对其底部压强为p
2
;则( )
(2013·龙岩)如图所示,重5N的石块浸没在水中称时为3N,则石块受到的浮力为( )
(2012·抚顺)如图,将一个小球先后放人装满甲、乙两种液体的相同烧杯中,小球在甲液体中漂浮,在乙液体中悬浮. 两种液体中小球所受浮力分别为F
甲
、F
乙
,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分别为p
甲
、p
乙
.则关于它们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2011·乌鲁木齐)如图,在两个弹簧测力计下端分别挂甲、乙两实心金属球.当把它们浸没在水中时,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等;当把它们浸没在酒精中时,挂甲球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大于挂乙球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用G
甲
,G
乙
,ρ
甲
,ρ
乙
分别表示甲、乙两球的重力和密度.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2011·温州)将空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没.下列对矿泉水瓶受到的浮力分析不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