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实验室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配置成溶液后,做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将稀盐酸滴入溶液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同学们推测可能是氢氧化钠固体久置发生了变质.
分析: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NaOH+CO2═Na2CO3+H2O
2NaOH+CO2═Na2CO3+H2O

提出问题:该氢氧化钠固体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均呈中性
设计实验:依据查阅的资料设计实验如下表所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配置成溶液,往其中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并不断振荡.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生成
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l2+Na2CO3═CaCO3↓+2NaCl
CaCl2+Na2CO3═CaCO3↓+2NaCl
(2)取(1)试管中的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 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
实验结论: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得出的结论是:氢氧化钠固体
部分变质
部分变质
(填“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
定量实验:探究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程度
青果学院
请计算,该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程度是
59.7%
59.7%
(精确到0.1%)
答案
2NaOH+CO2═Na2CO3+H2O

白色沉淀

CaCl2+Na2CO3═CaCO3↓+2NaCl

氢氧化钠

部分变质

59.7%

解:分析:氢氧化钠容易潮解,与空气接触易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设计实验:(1)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反应,但是和碳酸钠溶液能够反应生成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
(2)在去除了碳酸钠干扰的前提下,若能够使酚酞试液变红,则说明氢氧化钠没有全部变质;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可以知道碳酸钠是部分变质;
定量实验: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
CaCl2+Na2CO3═CaCO3↓+2NaCl
       106    100
       x       10g
106
x
=
100
10g

解得:x=10.6g
没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6.0g-10.6g=5.4g
设生成10.6g碳酸钠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2NaOH+CO2═Na2CO3+H2O
80         106
x          10.6g
80
y
=
106
10.6g

解得:y=8g
所以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8g
5.4g+8g
×100%=59.7%
该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程度是59.7%.
故答案为:分析:2NaOH+CO2═Na2CO3+H2O;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配置成溶液,往其中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并不断振荡.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l2+Na2CO3═CaCO3↓+2NaCl
(2)取(1)试管中的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 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氢氧化钠.
实验结论:部分变质;
(2)定量实验:59.7%
考点梳理
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氢氧化钠容易潮解,与空气接触易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可以据此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设计实验:(1)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反应,但是和碳酸钠溶液能够反应生成沉淀,可以据此解答;
(2)在去除了碳酸钠干扰的前提下,若能够使酚酞试液变红,则说明氢氧化钠没有全部变质,可以据此解答;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现象和结论来完成解答;
定量实验:根据生成的白色沉淀质量结合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进而求出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即可.
此题是对物质性质以及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考查,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由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可计算反应中其它物质的质量是解题的根本所在.
科学探究.
找相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