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题目:
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少盲区的有( )
①站在阳台上看地面,向前走几步;②将眼前的纸片靠近眼睛;③将胡同的出口修成梯形状;④前方有看不见的地方,用望远镜看.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
B
解:①站在阳台上看地面,向前走几步,视野扩大,减小了盲区,故正确;
②将眼前的纸片靠近眼睛,眼睛的视野变小,增大了盲区,故错误;
③将胡同的出口修成梯形状,视野扩大,减小了盲区,故正确;
④前方有看不见的地方,用望远镜看,视野范围没变化,盲区没有减小,故错误.
综上可得①③正确.
故选B.
考点梳理
考点
分析
点评
专题
视点、视角和盲区.
视线到达不了的区域为盲区,仰视时越向前视野越小盲区越大,俯视时越向前视野越大,盲区越小,由此可判断出答案.
本题考查了盲区的定义及特点,难度不大,注意视野范围的变化,解答此类题目可以结合实际经验.
常规题型.
找相似题
(2010·淄博)图中的八边形是一个正八棱柱的俯视图,如果要想恰好看到这个正八棱柱的三个侧面,在图中标注的4个区域中,应该选择站在( )
(2009·宁德)图(1)表示一个正五棱柱形状的高大建筑物,图(2)是它的俯视图.小健站在地面观察该建筑物,当他在图(2)中的阴影部分所表示的区域活动时,能同时看到建筑物的三个侧面,图中∠MPN的度数为( )
(2006·十堰)如图所示,课堂上小亮站在座位上回答数学老师提出的问题,那么数学老师观察小亮身后,盲区是( )
(2009·塘沽区一模)如图左右并排的两颗大树的高度分别是AB=8米,CD=12米,两树的水平距离BD=5米,一观测者的眼睛高EF=1.6米,且E、B、D在一条直线上,当观测者的视线FAC恰好经过两棵树的顶端时,四边形ABDC的区域是观测者的盲区,则此时观测者与树AB的距离EB等于( )
(2007·江西模拟)当你在笔直的公路上乘车由A至E的过程中(如图所示),发现路边有两栋建筑物,那么不能看到较高建筑物PD的路段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