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013·长宁区二模)在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
1的阻值为20欧,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50Ω 2A”字样,电流表0~3安档损坏.闭合电键S,移动滑动变阻器R
2的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求:
①定值电阻R
1两端的电压U
1.
②通电10秒,电流通过电阻R
1所做的功W
1.
③现用阻值为10欧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替换R
1,电路中其他元件均不发生变化.替换后,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是否能使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超过原来的数值?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答案
解:①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定值电阻R
1两端的电压:
U
1=IR
1=0.2A×20Ω=4V;
②通电10秒,电流通过电阻R
1所做的功:
W
1=U
1It=4V×0.2A×10s=8J;
③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时电流表的示数最大,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
当R
1=20Ω时,
△I=
-
=
-
≈0.43A,
当R
1′=10Ω时,
滑片位于左端时电路中的电路I′=
=
=1.2A,而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即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0.6A,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6A,
△I′=0.6A-
=
=0.40A,
∵△I>△I′
∴替换后,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不能使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超过原来的数值.
答:①定值电阻R
1两端的电压为4V;
②通电10秒,电流通过电阻R
1所做的功为8J;
③现替换后,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不能使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超过原来的数值.
解:①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定值电阻R
1两端的电压:
U
1=IR
1=0.2A×20Ω=4V;
②通电10秒,电流通过电阻R
1所做的功:
W
1=U
1It=4V×0.2A×10s=8J;
③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时电流表的示数最大,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
当R
1=20Ω时,
△I=
-
=
-
≈0.43A,
当R
1′=10Ω时,
滑片位于左端时电路中的电路I′=
=
=1.2A,而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即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0.6A,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6A,
△I′=0.6A-
=
=0.40A,
∵△I>△I′
∴替换后,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不能使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超过原来的数值.
答:①定值电阻R
1两端的电压为4V;
②通电10秒,电流通过电阻R
1所做的功为8J;
③现替换后,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不能使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超过原来的数值.
考点梳理
欧姆定律的应用;电阻的串联;电路的动态分析;电功的计算.
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
(2)根据W=UIt求出通电10秒电流通过电阻R1所做的功;
(3)R1=20欧,当滑片位于左端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其大小,当滑片位于右端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其大小,进一步求出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
R1=10Ω,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滑片位于左端时电路中的电流结合电流表的量程确定电流表的最大示数,再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 滑片位于右端时电路中的最小,进一步求出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然后相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替换电阻后会根据电流表的量程确定电路中的最大电流,这也是本题中容易出错的地方.
计算题;电路和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率;电路变化分析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