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2013·呼和浩特)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迅速变为气体,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从而降雨.上面描述中,含有物态变化,找出并填出相应的物态变化.(例如:冰变成水属于熔化)(此例填在下面不得分)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变成
干冰
干冰
属于
凝华
凝华
;
干冰
干冰
变成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属于
升华
升华
;
水蒸气
水蒸气
变成
水
水
属于
液化
液化
;
水蒸气
水蒸气
变成
冰
冰
属于
凝华
凝华
.
(2011·扬州)实施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是飞机在高空撤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
升华
升华
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于是高空水蒸气便
凝华
凝华
成小冰晶或
液化
液化
成小水滴,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小水滴增大,从而形成降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011·武汉)向云层投撒干冰是人工增雨、缓解旱情的方法之一.投撒到云层中的干冰
升华
升华
为气体,并从周围
吸收
吸收
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液化
液化
为小水滴或
凝华
凝华
为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
(2011·吉林)如图15所示,将盛有少量冷水的烧瓶放在装有少量碘颗粒的烧杯口处,并将烧杯放在盛有热水的水槽中.不久会观察到烧杯内固态碘减少且出现红棕色的碘蒸气,这是
升华
升华
现象;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烧瓶底部附有少量针状的碘晶体,这是
凝华
凝华
现象,同时烧瓶内水的温度会有明显升高,在此物态变化中
放出
放出
热量.
(2006·南京)寒冬的清晨,我们在室内经常看到窗玻璃上有美丽的“冰花”.请你判断“冰花”是出现在玻璃的内侧还是外侧?并用物理知识解释它形成的原因.
(2003·盐城)阅读下列文字,完成表格内的填空.
缥渺的雾
晶莹的露
凝重的霜
轻柔的雪
同样的水分子
装点着我们生活的时空
物态可以变化
犹如生活需要色彩
试分析文中的有关物理过程
(2011·广东模拟)今年以来,我国西南五省市发生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在天气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实施人工增雨是缓解旱情的重要手段,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等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
(1)实施人工增雨时,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很快
升华
升华
为气体,并在周围
吸收
吸收
(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使云中的温度急下降,加速了水蒸气的
液化
液化
和
凝华
凝华
,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小冰晶和小水滴增大,从而形成降雨.
(2)面对旱情,我们更要节约用水.写出一种生产、生活中常见的节水方法.
采用喷灌方法浇地、用洗衣水擦地
采用喷灌方法浇地、用洗衣水擦地
.
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而来的,当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在地面、花草、石块上形成露水;深秋或冬天的夜晚,地面的温度迅速降低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在地面、花草、石块上形成霜.分析上述现象,指出其中的物态变化,并说明它们是放热过程还是吸热过程.
简答:
(1)“下雪不冷,化雪冷”蕴含的科学道理是什么?
(2)北方的冬天,窗户上会有冰花出现,它属于什么现象?会出现在玻璃的哪一侧?
俗语说“霜前冷”、“雪后寒”为什么?
第一页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最后一页
228832
228834
228835
228837
228839
228841
228843
228845
228846
228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