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2008·厦门)寒假的某一天,小洁随爸爸一起外出,突然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蒙上一层雾气,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小洁正担心行车安全时,只见爸爸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请你应用物理知识解释雾气的产生及消除过程.
一支大的注射器的小孔用橡皮塞堵住,里面装有乙醚蒸气,如图所示.现在推动活塞,压缩乙醚蒸气的体积.当乙醚蒸气被压缩到一定程度时,会看见乙醚蒸气变成了
液态
液态
乙醚,这表明用
压缩体积
压缩体积
的办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由图所示的实验,能得出什么规律?
(1)甲说明水蒸气
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
(2)乙说明水蒸气
无法放热,无法液化成小水珠
无法放热,无法液化成小水珠
.
(3)冬天,牙医常把检查口腔的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后才伸进口腔内进行检查.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防止水蒸气液化
防止水蒸气液化
.
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分别是
蒸发
蒸发
和
沸腾
沸腾
.气体液化的两种途径是
降低温度
降低温度
和
压缩体积
压缩体积
.
医院抢救中暑病人时,会在病人的额头上大面积地擦酒精.这种疗法的依据是
酒精蒸发吸热致冷
酒精蒸发吸热致冷
.
发生火灾时,要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的灭火器.这种灭火器是在常温下用
压缩体积
压缩体积
的办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中里的.使用时需要注意手先放到钢瓶的木柄上,然后再打开螺帽,否则会因二氧化碳在
汽化
汽化
时要吸收大量的热而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如图向圆锥瓶内注入少量的温水,稍后,取一干燥的蒸发皿,盖住瓶口,在蒸发皿中放置一些冰块,我们可以看到瓶内出现
白雾
白雾
,这是因为
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
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
.同时蒸发皿的底部出现
小水滴
小水滴
,这都是
液化
液化
现象,此过程要
放
放
热.若换成另一只干燥的蒸发皿,盖在瓶口,向蒸发皿中倒进开水,则瓶内和蒸发皿底部不会出现上述的现象,这是因为
水蒸气遇热不会液化
水蒸气遇热不会液化
.
如图所示,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一个
汽化
汽化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
压缩体积
压缩体积
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另一种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是
降低温度
降低温度
.
夏天,小明同学从冰箱中取出一瓶汽水放在桌子上,过一会儿,小明发现汽水瓶上有一层水珠,小明想:是瓶子碎了吗?他仔细检查了一下,发现瓶子没碎,他又用毛巾擦水珠,过一会儿,瓶子上又出现了一层水珠.小明感到很奇怪,你能帮助小明解释这一现象吗?要求回答:
(1)瓶子没有碎,为什么还会有水珠?
(2)为什么用毛巾擦不干瓶子上的水珠?
(3)什么时候才能把瓶子上的水珠擦干?
如图,用注射器吸进一些乙醚,然后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口,先向外拉动活塞,则会发现液态乙醚
汽化
汽化
成蒸气而看不见了,再推压活塞,则注射器中又出现了
液
液
态乙醚,这是采用
压缩体积
压缩体积
的方法使气体
液化
液化
的.
常用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
压缩体积
压缩体积
的方法使石油液化后贮存在钢瓶里,另一种液化的方法是
降低温度
降低温度
.吃冰棒和在皮肤上擦酒精都感到凉快,前者是利用冰棒
熔化
熔化
时要
吸
吸
热,后者是利用酒精
蒸发
蒸发
时要
吸
吸
热.
第一页
上一页
165
166
167
168
169
下一页
最后一页
227393
227395
227397
227399
227401
227403
227404
227406
227408
227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