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已知:如图,在△ABC中,∠C=90°,AC=BC=4,点M是边AC上一动点(与点A、C不重合),点N在边CB
的延长线上,且AM=BN,连接MN交边AB于点P.
(1)求证:MP=NP;
(2)若设AM=x,BP=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
(3)当△BPN是等腰三角形时,求AM的长.
(2007·崇文区一模)如图1,点P是线段MN的中点.
(1)请你利用该图1画一对以点P为对称中心的全等三角形;
(2)请你参考这个作全等三角形的方法,解答下列问题:
①如图2,在Rt△ABC中,∠BAC=90°,AB>AC,点D是BC边中点,过D作射线交AB于E,交CA延长线于F,请猜想∠F等于多少度时,BE=CF(直接写出结果,不必证明);
②如图3,在△ABC中,如果∠BAC不是直角,而(1)中的其他条件不
变,若BE=CF的结论仍然成立,请写出△AEF必须满足的条件,并加以证明.
(2011·郑州模拟)如图,四边形ABCD中,BD>AC,∠ACB=∠DBC,∠BAC+∠BDC=180°,E为BD上一点,BE=AC,判断△EDC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2001·吉林)如图,F、C是线段BE上的两点,BF=CE,AB=DE,∠B=∠E,QR∥BE.
求证:△PQR是等腰三角形.
(2002·十堰)如图,是十堰市郧县汉江斜拉桥的剖面图.BC是桥面,AD是桥墩,设计大桥时工程师要求斜拉的钢绳AB等于AC.大桥建成后,工程技术人员要对大桥质量进行验收,由于桥墩AD很高,无法直接测量钢绳AB、AC的长度.请你用三种方法检验AB、AC的长度是否相等.(检验工具为刻度尺、量角器;检验时,人只能站在桥面上)
(2008·毕节地区)数学课上,同学们探究下列命题的准确性:
(1)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具有一种特性,即经过它的某一顶点的一条射线可把它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为此,请你解答: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A=36°,射线BD平分∠ABC交AC于点D.
求证:△DAB与△BCD都是等腰三角形;
(2)在证明了该命题后,有同学发现:下面两个等腰三角形也具有这种特性.请你在下列两个三角形中分别画出一条射线,把它们分别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并在图中标出所画小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的度数;
(3)接着,同学们又发现:还有一些既不是等腰三角形也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也具有这种特性,请你画出两个具有这种特性的三角形
示意图(要求两三角形不相似,而且既不是等腰三角形也不是直角三角形,并标出每一个小等腰三角形各内角的度数).
在平面上用18根火柴首尾相接围成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等腰三角形一共可以围攻成
4
4
种.
在一次数学活动中,黑板上画着如图所示的图形,活动前老师在准备的四张纸片上分别写有如下四个等式中的一个等式:①AB=DC;②∠ABE=∠DCE;③AE=DE;④∠A=∠D;小明同学闭上眼睛从四张纸片中随机抽取一张,再从剩下的纸片中随机抽取另一张,则以已经抽取的两张纸片上的等式为条件,使△BEC不能构成等腰三角形的情况有
2
2
种.
如图,△ABC中,D为AC上一点,∠C=72゜,∠A=∠DBC=36゜,则图中共有
3
3
个等腰三角形.
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70°和40°,第三个内角的度数是
70°
70°
,这个三角形是
等腰
等腰
三角形.
第一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最后一页
941721
941722
941723
941724
941725
941726
941727
941728
941729
94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