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如图,一块三角形模具的阴影部分已破损.只要从残留的模具片中度量出哪些边、角,就可以不带残留的模具片到店铺加工一块与原来的模具ABC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A′B′C′?请简要说明理由.
探究问题
(1)方法感悟:
一班同学到野外上数学活动课,为测量池塘两端A、B的距离,设计了如下方案:
方案(Ⅰ)如图1,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直接到达A、B的点C,连接AC、BC,并分别延长AC至D,BC至E,使DC=AC,EC=BC,最后测出DE的距离即为AB的长;感悟解题方法,并完成下列填空:
解:在如图所示的两个三角形△DEC和△ABC中:DC=AC,∠
ACB
ACB
=∠
DCE
DCE
(对顶角相等),EC=BC,∴△DEC≌△ABC
(SAS)
(SAS)
,∴DE=AB(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即DE的距离即为AB的长.
(2)方法迁移:
方案(Ⅱ)如图2,先过B点作AB的垂线BF,再在BF上取C、D两点使BC=CD,接着过D作BD的垂线DE,交AC的延长线于E,则测出DE的长即为AB的距离.请你说明理由.
(3)问题拓展:
方案(Ⅱ)中作BF⊥AB,ED⊥BF的目的是
作∠ABC=∠EDC=90°
作∠ABC=∠EDC=90°
;若仅满足∠ABD=∠BDE≠90°,方案(Ⅱ)是否成立?
成立
成立
.
如图,两根旗杆AC,BD相距10米,旗杆AC高3米,且AC⊥AB,BD⊥AB,一同学从B点出发向A点走去,当他走到点M时,发现自己刚好走了3米,此时他仰望旗杆的顶点C,D,又发现两条视线CM=DM.
(1)求旗杆BD的高为多少米?
(2)两条视线CM,DM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为了测量河的宽度,如图,在岸边取了点A、B,又确定了AB的中点为D,且AB满足AB⊥BC(BC为河宽).试问应该再怎样做,就可依据“角边角”公理,不渡河而测量出河宽呢?
已知如图,要测量水池的宽AB,可过点A作直线AC⊥AB,再由点C观测,在BA延长线上找一点B′,使∠ACB′=∠ACB,这时只要量出AB′的长,就知道AB的长,对吗?为什么?
小明用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法画角平分线,在∠AOB的两边分别取OC=OD,再分别以C、D为垂足,用三角板作OA、OB的垂线,交点为P,作射线OP,则OP就是∠AOB的角平分线,你认为小明的做法有道理吗?请你给出合理的解释.
作图题
小明不小心在一个三角形上撒一片墨水,请用尺规帮小明重新画一个三角形使它与原来的三角形完全相同.(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小明想测一块泥地AB的长度(如图所示),他在AB的垂线BM上分别取C、D两点,使CD=BC,再过D点作出BM的垂线DN,并在DN上找一点E,使A、C、E三点共线,这使所测得的DE的长度就是这块泥地AB的长度,你能说明原
因吗?
工人师傅要测量A山山顶的垂线到山一脚的距离AF.直接测量十分烦琐,恰巧有一B山已被开发成功.已知B山A山等高,且两山斜坡长度DF与NP也相等.若B山已知距离BP为100米,那么能否直接判定A山距离AF也为100米呢?
小明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风筝(如图1),他想验证∠ABC与∠ADC是否相等(如图2),但手头只有一把足够长的尺子,你能帮他像个办法吗?并说明你这样做的理由.
第一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最后一页
956628
956629
956630
956631
956632
956633
956634
956635
956636
956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