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我们从“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中知道:
(1)晶体熔化的特点是:给晶体加热,在没有达到它的熔化温度(熔点)之前,它的温度是
逐渐升高
逐渐升高
的,但并不熔化;当温度达到它的熔点时,继续加热,晶体渐渐熔化,但温度
不变
不变
;当全部熔化成液态后,继续加热,它的温度
升高
升高
.这说明了晶体是在
一定的温度下熔化
一定的温度下熔化
.
(2)根据晶体熔化的特点,可以归纳出晶体熔化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一是必须使它的温度达到
熔点
熔点
,二是必须对它继续
加热
加热
,这说明熔化过程是吸热的过程.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器材有:冰、蜡、热水瓶、试管、烧杯、铁架台(带铁夹)、搅棒、秒表、温度计、水.
(1)图乙是
冰
冰
(选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52
52
℃.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吸收
吸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在室内放一敞口的酒精容器,容器内酒精的温度与室温相比要
低
低
一些,这是因为
酒精蒸发吸热
酒精蒸发吸热
.0℃的水和0℃冰的冷热程度是
相同
相同
的(填相同,不相同).但手摸起来感到冰比水冷,这是因为
冰熔化成水时吸热
冰熔化成水时吸热
.
如图是张岩和刘芳在科技活动中设计的提纯酒精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提纯的原理是什么?答
根据不同的液体的沸点不同
根据不同的液体的沸点不同
.
为什么要用水浴法加热?答
减少水的汽化
减少水的汽化
.
此实验中涉及哪些物态变化?答
汽化、液化
汽化、液化
.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神舟八号”在“长征二号F”火箭的推动下升向太空,请你结合物理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台的地面,发射台遇到这样的高温将会
熔化
熔化
;为了保护发射台,在发射台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射到水中,利用水的
汽化
汽化
来吸收大量的热量.(填物态变化)
(2)火箭与大气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为保护火箭不至于被烧毁,在火箭头部有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会熔化和汽化,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
材料熔化和汽化时要吸热
材料熔化和汽化时要吸热
.
(3)地面各个测控站能准确地用一种波对飞船进行遥控,你认为它是超声波吗?
不是
不是
( 填“是”或“不是”),你的依据是
真空不能传声
真空不能传声
.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水汽等物质能让太阳发出的热顺利的通过,到达地球,但却阻碍地表反射的热散发到大气层外,大气的这种保暖作用,就象玻璃温室一样,这种现象称作
温室
温室
效应,由于气温升高,将使两极地区冰川
熔化
熔化
,海平面升高,许多沿海城市、岛屿或低洼地区将面临海水上涨的威胁;而城市的平均气温要比周围的乡村高一些,就象一个个“热岛”点布于乡村之中,这种现象称为
热岛
热岛
效应,它给城市和乡村的环境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吃冰棒和皮肤上擦酒精都感到凉快,前者是因为冰棒
熔化
熔化
时要
吸热
吸热
;后者是因为酒精
蒸发
蒸发
时要
吸热
吸热
.
在一个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插入一支温度计,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小晶同学将观察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此表,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
观察时间的顺序(min)
0
2
4
6
温度计的示数 (℃)
0
0
0
2
现象
有较多的冰,少量的水
有少量的冰,较多的水
冰完全消失,只有水
全都是水
将一瓶冰冻的矿泉水放在桌上,一会儿瓶壁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是
液化
液化
现象;在瓶内冰块逐渐熔化的过程中,瓶内水的温度
不变
不变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
会放热
会放热
(选择:“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
内侧
内侧
(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
我们常用冰块来给食物降温,是因为冰熔化时要
熔化
熔化
;但温度
保持不变
保持不变
.
第一页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最后一页
32080
32082
32084
32086
32089
32091
32093
32095
32096
32098